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它是怎么来的?

寒食节的起源

每年的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相传这个节日是介子为纪念春秋时期而提倡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她的儿子继承王位,对太子图谋不轨,被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天谴流亡国外。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屈辱。原来,和他一起外出的朝臣大多相继外出。只有几个忠诚的人一直在追随他。其中一个叫做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后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到中国成为君主,也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掌权后,他大大奖励了与他同甘共苦的朝臣,但介子推除外。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辩护。晋文公突然想起了过去,感到内疚,并立即派人要求介子采取法院作为一个官员的奖励。然而,几趟下来,介子推不动了。晋文公不得不去讨好。然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手的家时,他看到门关着。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背着母亲躲到了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去绵山寻找,但是没有找到。因此,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最好让火烧山自由,在三面放火,留下一面,当火烧起来时,介子会自己出来。晋文公命令提拔火烧山。没想到,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火被扑灭后,介子终究没有被推出去。上山一看,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看着介子推的尸体哭了一会儿。然后他埋了尸体,发现介子推的背被一个柳树洞堵住了,似乎有什么东西。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件裙子,上面有一首血诗:

我希望你的主人永远清醒。

与其陪你当劝谏者,不如当个鬼不见。

如果你的主人心里有我,记得我经常自省。

我在酒泉问心无愧,我勤政清廉。

晋文公把血书藏在袖子里。然后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埋在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休,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了一座祠堂,并将火烧山获释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告诉全国人民每年这一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吃冷食。

临走时,他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树,在宫殿里做了一双木屐。他每天看着它,感叹道:“真可惜。”“足下”是古代人的下属对上级或同辈之间互相尊重的称呼,据说由此而来。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他的大臣们穿着便衣徒步旅行,以表达敬意和哀悼。走到坟前,我看到死去的老柳树复活了,有成千上万的绿色树枝,在风中跳舞。晋文公看着复活的老柳树,仿佛看到了介子的推动。他毕恭毕敬地走到他面前,慈爱地捏了一根树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牺牲后,晋文公将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将其命名为清明节。

在以后的日子里,晋文公经常带着这份血书作为纪念,激励他继续执政。他勤政明道,励精图治。晋国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对功勋卓著却不求富贵的介休十分怀念。在他去世的那天,禁止燃放烟花来纪念他。它也是由面粉和枣泥制成,揉成燕子的形状,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个东西叫“推燕子”(也叫中介的推)。从此,寒食和清明成为全国人民的盛大节日。每当有冷食时,人们不生火做饭,而只吃冷食。在北方,人们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如枣糕和麦糕。在南方,大多是绿色丸子和糯米糖藕。每年清明节,人们都把柳条围成一个圈,在房前屋后插上柳条树枝,以示怀念。

寒食节的其他说法

寒食节是山西春季的一个重要民俗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是冬季至日节后105天。目前,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山西大部分地区的寒食节。一些地方,如榆社县,在清明节前两天庆祝了寒食节。垣曲县还注重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和前一天的清淡寒食。

寒食节的来源应该是古代人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火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古人认为火有神灵,应该受到崇拜。每个家庭崇拜的火必须每年熄灭一次。然后重新点燃新的火,这就是所谓的换火。改火时要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焚烧谷神稷的象征,称为人祭。当这个习俗被遵循时,后来的禁火节就形成了。

禁火节后来转变为寒食节,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桀桀退。传说在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曾一度减持股票充饥。晋文公作为君主回到中国后,他在分封大臣时忘记了用力。介子推不想夸耀自己的功绩和争宠,所以他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去绵山求见介子推,但介子推不想做官,躲在山里。文公的手下放火烧山。初衷是逼介子露脸。结果介子推了母亲一把,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的义举,他在介子推去世的那天没有生火做饭,而是想吃冷食,这一天被称为寒食节。

汉朝时,山西民间想禁火一个月来纪念它。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下令取消这一习俗。《殷罚令》中有言:“听说入冬后,太原、上党、雁门三地150天内禁止吃冷食,云推子也不准吃冷食”。犯法者,父母判半年徒刑,衙役判100天,这样就可以赢得一月的俸禄。”三国归晋后,由于春秋时期晋国的谐音,他们在晋国的故事特别受重视,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禁冷食的习俗又恢复了。但是时间缩短到了三天。与此同时,在寒食节纪念介子的想法被推广到全国各地。寒食节已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期间禁火、禁冷食已成为汉族的普遍习俗。

如今山西民间禁火、禁冷食的习俗大多是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习惯禁火三天。晋南人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在山西北部,人们习惯将炒菜(即蒸糕面或白面切成骰子大小的方块,然后晒干并与土一起炒)作为寒食节的食物。在一些山区,全家人在这一天吃炒面(即把全谷物油炸后与各种干果混合并磨成面条)。

寒食节是通过蒸冷燕子来庆祝的。面粉被揉成飞翔的燕子、鸣禽、动物、瓜果、花卉等。蒸熟的燕子被着色,插在枣树的针叶上,装饰在室内并作为礼物赠送。

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禁火吃寒食,二是纪念介子推。渐渐地,扫墓和娱乐的习俗被加入到这个节日中,并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清明节。

◆禁止吸烟和吃冷食

寒食节在古代也被称为“无烟节”。每个人都被禁止生火和吃冷食。但由于中国人对先贤的执着追求,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不止,到了唐代才得到皇室的认可和参与。

◆祭拜祖先

寒食节在南北朝至唐代被视为“荒祭”。在唐代,它被列入《启李源》卷87,供奉王公以下(寒食崇拜),这成为官方认可和提倡的吉祥礼物之一。后来,它演变成了皇家陵墓;官方政府祭祀孔庙和先贤;人们去墓地等。当时,一个家庭或一个宗族一起去祖坟祭祀,添土和悬挂纸钱,然后他们将燕子和蛇兔分散在坟墓的顶部,滚下来,用柳枝或针穿起来,并将其高高地放在房间里以显示祖先的美德。

◆冷食饮食

冷食包括冷粥、冷面、冷浆、绿米和粥。寒食祭品包括面燕、蛇兔、枣糕、细黑麦、神像等;有几十种饮料,如春酒、鲜茶、清泉和甜水。大多寓意深刻,比如祭祀蛇兔,有“蛇兔必富”的说法,意思是希望人民富裕,国家强大;子推言,取介休方言中的“年”字,不忘介绍和宣传诚信。

◆寒食插柳

维生素寒食节的标志最初是为了怀念介之推对政治清明的追求。早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年谱》中就有“江淮与苏州之间寒食日家家折柳”的记载,至今安徽、苏州等地仍流行穿芥菜花、穿麦叶而不穿柳枝。据各地史料记载,有“坟中插柳枝”、“户中折柳枝作记号”、“睡灶檐中插柳枝”、“戴头或系腰带”、“储瓶献佛神”、“门前插柳枝”等说法,民间因此流传着“清明(寒食)不穿柳,红颜变白头”的说法。

◆冷食郊游

盛兴生于唐宋时期,又名春游。宋丽·智彦的《东谷见闻》中说:“我打扫了东西,然后我和我的兄弟、妻子、亲戚和事迹一起参观了,然后愉快地回到了家。”在明代,《历代帝王风景简介》中记载了在北京散步的场景:“清明之日,人们在散步,有成千上万的游客、骑手和行人。”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冷食摇摆

秋千原本是古代寒食节中的女性游乐项目。五代王人禹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的至日寒食节实际上竖起了一个秋千,使宫中的妻子们笑着认为这是一场盛宴。皇帝称之为半仙戏,故京城士人称之。”宋代宰相文彦博的《寒食节过龙门》诗中有这样的描述:“桥上杨柳悬一线,多荡彩索。”

◆冷食促秋

盛行于唐代,宋代的《文学通考》载:“蹴鞠、丐帮始于唐代。种两根几尺高的竹子,在网上缠网,为门量球。球分友与友,比赛以角度取胜。”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和景宗都喜欢打蹴鞠,州府元贵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皇帝在皇宫东阁观看武臣和武家儿女,并设宴款待宰臣。”在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吟诗

寒食节期间,文人思念亲人,或借景抒情,情感丰富,灵感迸发,吟诗人众多。据调查,唐玄宗、张硕、杜甫、韩愈、柳宗元的诗歌有300多首,宋金元的诗歌有100多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此外,寒食节期间还有许多活动,如宴请、赏花、斗鸡、雕鸡蛋、拉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打百草、扔陶器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