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和汉族有什么区别?
瑶族依靠大规模的分散运动来保存民族生存,这在史记中最早有记载。公元2世纪至3世纪的东汉时期,瑶族从中国中部洞庭湖周围的山谷缓慢向南迁移。时至今日,在1700-800年的漫长岁月中,瑶族从北方的浙江、福建,到南方的湖南、广东、广西、云南,以分散的群体,分布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广阔空间。除了引进大米和一些群体的定居,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土地,甚至没有由几十个村庄组成的内部政治组织。这和边境地区的民族是不一样的。显示了瑶族独特的适应形式。姚是这样一个流动的民族,但它不是一个在流离失所的难民群体。
瑶族很久以前就有“郭珊瑶”(或“千山瑶”)。《平地瑶》)和《神山瑶》(或《高山瑶》)。“神山瑶”平时生活在深山里,所以叫“神山瑶”。相反,“郭珊瑶”一般生活在山腰或山麓,所以也被称为“浅山瑶”或“中山瑶”。在分布于两广的瑶族中,已确定的有两种类型:流动性强的“郭珊瑶”和定居性显著的“深”瑶。
正是由于历史上山妖建立的流浪农耕生态系统,开发了中国南方的山川,使瑶族聚居的广大山区成为中国南方重要森林资源的供给地。瑶族种植的农作物中,旱稻、红薯、玉米。杂粮是自用的。其他产品主要以换钱等生活用品为目的。瑶族生产的主要贸易商品有:杉木、松木、松脂、桐油、生茶、茶油、蘑菇、木耳、棕绳、棕皮、木炭、植物香料(八角、香草、肉桂等。),草药,蜂蜜,蜜蜡等自然资源和狩猎狩猎的东西。在瑶族农业中,值得一提的是棕榈种植起源于中国。棕榈不仅适合刀耕火种的土地,也可以广泛种植在不适合耕种的峡谷中。种了七八年的苗,就会长出棕榈须。棕须纤维是棕绳的原料,平原地区需求量大。所以棕皮价格很贵,产量高。棕榈树的根也可以入药。瑶族有句谚语:“千树棕,永不穷。”因此,棕皮成为瑶族的代表特产。同时,与这些产品相关的工作也成了瑶族人的职业。
由于瑶族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山区,原始森林中茂密的植物为瑶族识别各种植被的性质,利用其枝、根、皮、叶、花治疗疾病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基础。长期以来,当瑶族人民遇到疾病和创伤时,他们主要依靠传统草药来缓解痛苦。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很早就与外界交流草药。宋《本草图说》说:砂仁“仅存于岭南山川”。可见当时已经是岭南山区的特产了。瑶山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据庞新民1934《两广瑶山考察》记载,包括有效米、黄柏、当归、黄连、玉竹、钩藤、防风、防己、花粉、马胚、红芪、灵香、罗汉果、肉桂、八角、五倍子、五加皮。瑶族山区还有一些特产药材,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们主要产于瑶族地区,如《瑶山十献》(中国植物图册)、《大瑶山抱卵蛛》(广西民族简编)、《瑶山金耳环》(植物分类学)。有的虽然不取名为瑶山,但主要产于瑶山。早在宋代,它就是瑶山的著名特产,一般只生长在深山老林的阴处和腐生土中。历史最高年产量7万多斤。至今仍是大瑶山特产,出口国外。
“石耳,产于山中悬崖上,是尧山产品之一。因为能治咳嗽,所以价格挺高的。以石二为姚班之绝技。”(1934庞新民两广瑶山调查)。千金草,又名马尾千金。因为它生长缓慢,而且大部分寄生在高大的古树枝上,极难发现和采集,所以价格昂贵。千种草药味苦有毒,多吃可使人昏迷。瑶医以酒服之,可治跌打损伤、牙痛,以少量千里光、猪蹄炖之,为补。孕妇难产,束缚在腹部,有催化作用。现在因为瑶山很多古树被砍伐,很难采集到地锦草。栝楼根是将栝楼的根磨碎,用清水洗净后得到的。栝楼通常要种植五年才能收获。在刀耕火种的山区种植粮食作物若干年后,瑶族的肥力会枯竭,所以合理利用山区在准备撂荒时种植是一种耕作方法。罗汉果每年产量很大。瑶医早就知道罗汉果水煎服或猪肉炖服治疗久咳多年。早在清光绪二十八、九年(1902 ~ 1903),大瑶山锦绣村年产量已达1000斤。瑶山盛产的肉桂皮,因品质优良而闻名,故又称“瑶桂”或“瑶山桂”。桂平县《尧生平计》记载:“地为桂花树。外地人来买,就叫群众,杀猪啃。银子多少,剥了肉桂给。”“地产香香,肉桂最佳,深山密林,饱经风霜,气味醇香。”瑶山大部分桂花树都是采苗移植的。移植后需要15或者20年。在剥皮之前,树的高度约为10英尺,胸径约为4英寸。皮薄,油性皮肤,是上品。
从上面可以看出,瑶山的独特药材,名气很大,功效很高。瑶族人民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采集和使用的过程中,扩大了出售的品种,并逐渐与治疗相结合,形成了瑶药和能诊病卖药的瑶药。在许多旧的地方志和史书中均有记载,如:“瑶族虽住男女房,常迁居外地,但对草药不甚熟悉,以治病人,方有疗效。”“瑶族人在农闲时进山采药,沿村行医。
在过去的四年里,瑶药在江华、江永、兰山、湖南宁远等地进行了多次调研。每年端午节的药市上,瑶族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卖药。仅江华大大小小的药摊就有上千个左右,长达数里,遍布县城,交易活跃,上千人。
瑶族就是这样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与周边汉族和其他民族交换所需产品,与平原汉族形成了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在农田水利方面,瑶族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从竹秆中取水,家家户户都用。竹子引水既经济又方便,为人们提水也省了不少力气。瑶族人习惯用容量为三四桶的大木桶洗澡。洗澡的人坐在桶里,就能好好洗个澡。再加上人畜饮水,用水量非常大,即使有人住在比较平坦的山村,也乐得用竹竿打水。把竹子掰成两半,或者某些部分可以不折,整个竹节壁可以穿入竹子。根据地形不同,有的人要在山边搭起脚手架,有的人要高高挂起引渡,有的人要把封闭的竹筏埋在地下以便通过人行道,有的人要采取U型引水的方式。竹引水从水源到用户家中各不相同。有的十几米,有的几十米,有的几百米,有的几千米,有的竹筏还要翻山越岭,飞过几个山头。竹筏的水流虽小,但水流日夜不停,清澈的景观可以装满专门用来接水的大木桶。正是因为瑶族自古就有竹子引水的习俗,所以盖房子,第一件事就是找水,看是否有利于竹子引水。
郭珊瑶族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与游牧农耕生态系统相适应。他们穿的衣服大多是黑色和深蓝色,适合他们刀耕火种和家庭作业。他们戴着脚链和手套,不仅方便,还可以避免昆虫和蛇的叮咬。
他们的主食是旱地作物,如干草和玉米。他们不在园子里种菜,而是采摘各种野菜、竹笋、菌类当菜。大部分的肉是被猎杀的野生动物,山鼠和河鱼。为了迁徙方便,他们不腌制酸菜。这和其他很多民族不一样。
我住在用当地材料建造的竹墙和屋顶(也用杉木树皮作为屋顶)的房子里。一栋竹楼一般能住四五年就烂掉了,正好和他们迁徙的时间吻合。为了经常搬家,躺在火坑周围,炉子用三块石头砌成,方便经常迁移。他们光着脚爬山,越过山脊,而不是用牛马行走。
在宗教信仰上,定居的瑶族都建有寺庙,但翻越大山的瑶族由于迁徙不确定,没有寺庙,就立几块石头作为偶像,以方便迁徙。
由此可见,姚所选择的一切都是适合他们所选择的生态系统的。
除了山瑶和山瑶,还有“蓝靛瑶”和“红透瑶”。“靛蓝瑶”是以靛蓝制作为特殊工艺而得名。靛蓝在瑶族植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靛蓝是一种重要的染料,瑶族人用来染布,所以种植靛蓝是有利可图的。“红头瑶”因男女都用红布裹头的习俗而得名。
历史上很多瑶族群体都是如此。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来适应生态系统,为族群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了以生态系统区分不同瑶族的亚种族。正是这些不同生态系统的亚种族以各种方式获得了维持民族生存的基本物质,并努力培育和延续自己的种族,使姚成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
这些丰富多彩的瑶族生活习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瑶族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历史经历、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是瑶族人民共同生活和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瑶族人热情好客,喜欢交朋友。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往往会想到“同年”,和“老耿”结婚。“同年”“老耿”或其他人到姚家做客,受到热情接待。顾客形式多样,人情味很浓,让人流连忘返。
瑶族有近30种节日,其中最盛大的有王磐节、朱珠节和喇家节。
瑶族男女自由恋爱谈求偶,是通过歌厅和野外唱歌来进行的。而自称“喇家”、“闹佬”(白裤瑶)的瑶族,则采取独特的“爬楼”、“谈婚论嫁话”的方式。瑶族的不同支系有不同的婚姻方式。比如“绵”支的婚姻大多是迎送,“串亲戚”和祭拜仪式;“布努”白族瑶族婚礼仪式是由新郎的亲戚的长辈和新娘的叔叔互相背诵婚礼词,并通过吃串串来认亲戚,看玉米作为结婚证,看鸡蛋作为吉祥来完成的。最简单的就是“喇家”分支的“半夜结婚”。新娘在半夜被带到新郎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完成婚礼。不请客,不送礼,新娘随身携带的嫁妆一般是锄头、镰刀等生产工具。瑶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有三种:升郎、“两边走”和嫁。一个男人“娶”一个女人做丈夫是非常普遍的,这也是被尊重的。
瑶族的丧葬习俗因地域和支系而异。渔猎在瑶族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创造了各种简单有效令人钦佩的渔猎方法。其中,大约有20种捕捉动物和鱼的方法。
瑶族和汉族一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决定其社会地位的首要基本关系就是其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这个标志就是姓和名。瑶族男女都有姓。生前决定的姓氏原则上终身不变(即使死后)。和汉族一样,女性即使结婚后也仍然保留娘家姓。但是,姚姓和汉姓的制度有着重要的区别。也就是说,瑶族的每个姓氏都有分支,日本学者竹村卓吉称之为“亚姓”,瑶语为“lub”,汉语为“Lao”。每个“老人”其实就是每个宗族,扮演着祖先祭祀和外婚制的单位角色。因此,瑶族的姓氏与礼仪、信仰和婚姻人口密切相关。根据盘瓠传说,有十二个姓氏:盘、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沈。沈漂洋过海死了。从此,再无沈,只有十一个姓氏。自称十二姓的人。
瑶族形成的亚姓组织在祭祀祖先的仪式活动中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无论如何,每个子姓独特的仪式形式都与崇拜祖先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属于同一个子姓的人都知道自己和其他子姓有着不同的祖先符号,都遵守着各种禁忌来维系宗族纽带。
瑶族的姓氏也与婚姻有关。根据王同辉同志在1935中的考证材料,可以知道,明初华瑶迁桂时遵守的是未婚同姓制度。移民时,为了以同姓宗族为单位,尧山各地形成一姓一村,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通婚不便。结果为了使村里的婚姻成为可能,姓氏被划分为宗族,宗族内部禁止通婚。在宗族之外,虽然同姓,但也允许结婚。所以,姚姓有时可以成为家族外的婚姻单位,但有时并不成为家族外的婚姻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瑶族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汉化程度就能推断出来的问题。
瑶族的姓氏制度不仅与宗教礼仪有关,而且具有双重性。首先根据原姓可以确定瑶族的族源,其次根据子姓可以形成事实上的族外通婚群体。这与汉族“同姓同宗”的一元结构有着根本的区别。把这些特征看作是小规模单位群体向广阔空间移动过程中适应独特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是恰当的。以上论述表明,瑶族的亚姓(宗族)组织与祭祀、婚姻、人口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