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发现中药的功效的?
中医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说起中国的医药文化,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它的底蕴非常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从而导致一些误解。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医药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不够。从长远来看,无疑对中医的传承、发展和推广是非常不利的。在此,选择其中重要的,略作讨论,以飨读者。在中国古籍中俗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中医药专著是汉代神农本草经,唐代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用药经验,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按炮制工艺分为中成药和中草药。
有人说中医是树皮和草根,有一部分是真的。
中药离不开树皮和草根,如印楝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但不是所有的树皮和草根都是中药;中医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蛇胆、熊胆、蕲蛇、鹿茸、鹿角等动物药,珍珠、蛤壳等甲壳类动物,龙骨、磁铁等矿物质都是治疗疾病的中药。少数中药起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属于中药的范畴。所以中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无论产于中国还是国外,都称为中药。中医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的特点。
第一,毒药不是“毒药”
追溯到上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武训》中记载:“神农...尝到了草药的味道,水泉的酸甜苦辣让人知而避之。此时一天之内遭遇72毒。”因此,在古代,所有治疗疾病的药物一般都被称为“毒药”。《苏文怡法方医论》说:“其病由内而生,其治宜毒。”在古人眼里,是医学的三分毒,其实指的是医学的特性;后来用来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是这样解释的:“夫药为毒,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医学的治愈无非是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有一句精辟的理论:“药指草、木、虫、鱼、禽、兽,能治病者,皆谓之毒”,“凡能辟邪,能正气者,谓之毒。“神农一天之内遇到了72种毒药,也就是说他一天之内确定了70多种药物的特性。医学的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但用错了,就会伤人,杀人。对中医来说,一句话,就是以毒攻毒。神农尝百草,是勇于探索的伟大之举,是舍生忘死的高尚之举。无怪乎始于先秦、成书于东汉的第一部中医巨著的作者们,融合了几百年来几代药理学家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宁愿隐姓埋名,而《神农本草经》的书名,不仅仅是受古风的影响,更是对中国民族药物学圣人的纪念。不难看出,“毒”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种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疾病的治疗和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四气治病。
中医有“气”。什么是“气”?它能治病?我们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用热药治疗感冒,用感冒药治疗热."医学的“四气”由此而来。说到中医理论中的“气”,其实有27个意思。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祖先用寒、热、温、凉来解释医学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得多。这种中医补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趣味。有补气、心、血、肾、脾、肝、肺、阴阳等。,对应的方剂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金荣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这种补药多是补脏气。这个“补”就是调理和强化;这个“气”指的是生理功能,即通过药物来调节和增强五脏的生理功能,使其发挥正常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三类(即“类”),并说“药物是用来滋养生命的,中药是用来滋养自然的,药物是用来治病的。"他还说:"以药…为君,照顾生命以满足天道之需","中医…为臣,照顾人","以药…为辅,照顾疾病以满足国土之需"。
所谓养命养性,突出了中医对人体的滋补功效,从而保证了身体和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这也是很多人相信中医的原因之一。这是中医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也是充满文化意味的。中医的这一特点融入到每一种医学中,因为它对于治疗疾病非常重要。感冒的病要用热药,发烧的病要用感冒药。在这里,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是相反的,所谓对立互补,这是医学文化的具体表现。否则,如果“以热益热(以热药治发热,下句如是),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外(今)不见”,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韩纪略》)。孙思邈严肃地批评那些“冷则寒(感冒病,但寒是用来使病更冷的,下句是这样的),热则温的医生,“是在加重(即加重)他们的病”,这一定会导致死亡。在中医中,这种用药方法被称为“积极治疗”,即常规治疗。还有一种“反治理”,本文“第五种”会有描述。由此可见,运用医学的“四气”来治疗疾病是多么重要。很多吃过中药的人可能对它知之甚少。
第三,药物进补奇闻。
此外,还有风味补品。神农本草经上说:“药有五味:酸、咸、甜、苦、辛”。这五味对人体有什么作用?《苏文宣明五气篇》中有明确表述:“五味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材味道不同,功效也不同。原因是酸味可以涩,苦味可以沥干,甜味可以补缓,辛辣味可以散,咸味可以柔化润泽。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及其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它们还可以发挥其“滋补”(或滋养或调理)作用。这些恐怕都是普通人不太熟悉的内涵。还有更意想不到的补充,将在本文的“第五”中描述。
第四,君主、大臣和助理大使。
君臣是一个政治名词。古代皇帝和诸侯都叫国君,辅佐国君的叫大臣。君主和大臣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古代药师将其引入药物配伍的处方中,成为处方组成的基本原则。早在西汉初年,齐伯以“主病指君,辅君指臣,臣宜称使”回复黄帝《君臣方》,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辅、使,以宣丧”。明代何进一步解释说:“一般来说,治病的药都有自己的主人、主治者和君主;辅治,臣也;那些互相帮助的人违背了君主的医学,左烨;引经使治病之药到病处,故亦用之。“它清楚地解释了君主、大臣、助手和使节的职能。更详细地说,君药是对主要疾病或证候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可根据需要单用或数味并用;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主症或证候治疗的药物,或兼治主症或证候起主要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发挥治疗作用,或治疗继发性症状,或消除(降低)君臣药毒性,或作为抗佐药使药物发挥调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本文以《伤寒论》首方麻黄汤为例,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君药麻黄(3两),辛温,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不良反应少。臣药——桂枝(2两),辛甘温,文婧和英,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70),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基本药物——炙甘草(1两)味苦温,调和诸药,制约大麻、肉桂出汗过多。麻、肉桂、杏都入肺,有诱导月经的作用,所以不再用诱导月经的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成了克服外感风寒的强大药物力量,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古往今来的名方、经方。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基本形成的有机整体。文化内涵的核心是儒家强调的“和”。
第五,医学中的哲学。
中医有自己的药理,如上所述;还有它的哲学,往往被忽略或者不为人知。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事物和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里只是简单说说中医的哲学。(1)药性为“阴阳”:“阴阳”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概括了世间万物从宇宙到矛盾对立的两种不同的相对属性,以及植物、动物、昆虫的* * *性和个性。这里只选择一些与自然、医学、人体相关的概念来看一件事:天地、日月、男女、刚柔、运动、盛衰、生死、久衰、寒热、善恶、得失、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协调,母与兄。”后世医学家用“阴阳”来解释药理。晋代医家高力在《东原汤本草十书》“药型”一章中说:“温凉,寒热,四气也真。暖人者,天之骄阳也;冷冷的也是天上的云。这就是天堂的阴阳...甜、甜、酸、苦、咸,五味俱全。辛甘丹,大地之阳也;酸苦咸,大地之阴也。这就是大地的阴阳。薄味为阴中之阳,薄味为通,苦为咸。厚味为阴中之阴,厚味为泻药,酸、苦、咸、寒也。厚气为阳中之阳,厚气为发热,甘温为也;薄气为阳中之阴,薄气泄之。甜淡,寒也寒...气味芳香甘甜,酸甜泄为阴。”通过阴阳,既说明了药物的特点,又阐述了药物的功效,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规律性。(2)治道中有“反治”。第二部分提到了“积极治理”和“反治理”。反治是正治的对立面,是在疾病出现假象,或者出现大寒证、大热证时,拒绝正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因寒而用热”,在真正的寒假中使用热药治疗热证,仅用少量的感冒药或感冒药就有效果;有一种“因热而寒”,指的是用寒凉药治疗真热证和虚寒证,只有少量的温药或感冒药、热饮才能发挥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是中医文化的独特之处。(3)有补药哲学。第三部分,在谈到药补的两个方面时,晋代医生张仪颇具哲理性,独树一帜。1.在《吐汗治疾三法释》一文中,他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认为祛邪就是扶正,是独特的,提出了不同于苏文的“五补”观点:“以盐养肝,以甘补心,以酸补脾,以苦补肺”。以“辛”为例,原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制木,故用“辛不感”(以下为仿)。张一正在治疗中强调除恶,认为除恶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邪恶的侵害,重点是攻法。他所谓的“进补”,其实包含了“攻治”的意思,后人称他为“攻下派”。2.在《补遗》中,他更是振振有词:“赐邀是补词之道,一般对有余者有害,补不足是补之意。阳盛阴虚,宜伤阳补阴;若阴有余,阳不足,则损阴补阳。”那么,如何弥补呢?他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是热证,用芒硝、大黄等感冒药“滋阴伤阳”;如果是寒证,用干姜、附子等热药“补阳伤阴”。他的结论令人惊讶:“能用热药弥补吗?”而且感冒药也有进补的意思。“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成为超人的原因。其中的哲理和文化细节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治愈文化的三摩地。(4)用药要“中性。”“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如果能做到,一切都会和谐。《说文》说...事物的调节器是总和。“中和,用在药物学上,有三层含义:一是和谐,用不同的因素使其比例恰当,如厨师做的汤,其中就包含着方法的含义;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和谐”是世界的大道。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恰到好处,但拒绝盲目赞同。可见君子非常懂得“和”的道理,我们古代的医家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钧在《论语注疏》中形象地解释了“和”:“和如五味八音之和,必有水、火、酱、醋等不同材料调和口味;必须有高、低、快不同的音调,才能使音乐和谐。“臣、臣、佐之间也有一个最佳组合,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里的几种药能达到最好的温里解表效果,而麻黄与阿莎丽、羌活等药搭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君臣之间既有相互协调(合作)的关系,也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主和大臣也是如此。你所谓能,且不论有无,我献与否而成之;如果你说不,为什么不呢?我可以提供给你。“意思是:君臣亦然。不能说是,部长也说是。你说不行,我也说不行,所以“谁能吃水里的水?“竖琴若专一,谁能听?”如果你答应,我就给你,反之亦然。方药中的君主和他的臣民也是如此。聪麻星石干汤是治疗肺热郁结证的名方。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意为“火为郁结之因”,但其性温,故与石膏同为臣药,其味甘苦。石膏既能清肺热,又能制约麻黄的温性,使其得以利用。二者配伍,肺郁,肺热清咳。我觉得中医方剂千百年来的生命力绝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文中提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项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融合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形成了中医方剂必须遵循的标准,也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云:“以药为兵,以医为将。”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用在用兵上,药物的使用也是如此。不仅要熟悉药物的性质,还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说药物是作为士兵使用的,那就要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药物属于类别,士兵有装备的类型;毒品轻用重用,兵辅攻攻;药物有攻补优先,兵有强弱;药有极好的配伍性,兵有奇兵...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医术精湛,而且精通兵法。“舞刀致胜(指挥战斗)的方法无人知晓(广泛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写过《以毒为战论》讲真。他生动透彻地阐述了:提前占领沿六经蔓延的病邪未被探索的部分,就像切断了敌人的必经之路;对于来势凶猛的疾病,要像守护我们的危险领地一样,尽早守护尚未致病的部分;对于积食引起的疾病,首先要消除积食,就像敌人的食物已经被烧焦了一样;对于新老疾病的并发症,要防止新老疾病相遇,就像切断敌人的内力一样...另外,据说用药要分清经络,就像派侦察部队一样;根据疾病的寒热,有反治的方法,就像是实施了相互分化疏远的策略...如果疾病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疾病肆虐的时候去攻击和治疗。这就像耗尽敌人。在病情下降的时候,一定要追击病情已经退去的地方,补充精英药物,这就像是摧毁敌人的巢穴。还涉及到很多方面,这里不举例。总之,它充分启示我们深入探讨吸毒与军事用途之间的真相,绝非刻意煽情。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这本书完全包含了治病的方法。多么发人深省
第七,中医的概念。
说到中医的概念,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很多普通人甚至专业人士中,对此还存在模糊的认识。这里只是一个热门话题“自然医学等于中医吗?”。前几年世界兴起“自然医学”热潮的时候,我们自己行业的人也主张用“自然医学”代替“传统中医”,说这是与世界接轨,让西方人接受中医的重要举措。此举在医药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并一直延续至今。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因为西方人害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西方医学界转向大自然寻找新的用药途径。通过研究,利用科学技术从某些具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中提取出一种或多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供临床使用。这无疑是当代药学的一个新领域和新发展。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打着接受新事物的幌子,一下子就接触中医,认为中药煎剂是“草根树皮的浓黑汤,不卫生,难吃,成分不明,真可怕”;中药药丸西方人说它是“一种黑暗的药丸,让人无法接受”。于是我得出结论:中药落后,成分不清,要尽快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在世界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中医」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吗?我们的观点很明确:“自然医学”不等同于“中医”,请保持清醒的头脑。“天然药物”的概念和内涵已在上文中简要描述;“中医”的概念和内涵绝不相同。虽然大部分中草药取自“自然”,有些也可以直接入药,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医”,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是指各种加工件。炮制的作用不仅是除去杂质,方便制备和服用,而且是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以地黄为例。地黄能清热凉血。地黄用酒蒸干后,有温补自然、滋肾补血的功效。加工总是分为水系统、火系统、水火系统等等。水系统包括洗涤、漂白、浸泡、酸洗、水飞等。火加工包括煅、烧、煨、煎、烤、焙、烤等。水火结合包括蒸、煮、淬。并且每种方法都详细包含了几种具体的方法,内涵极其丰富。而这些加工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国宝机密。其次,中药是指根据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的特点和规律制成的处方药,而不是任意混合,然后根据需要制成汤、丸、散或膏...因此,“传统中医”和“自然医学”既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是不是要因为“自然医学”的兴起而混淆阵营,自动撤退,主动靠近,甚至宣布投降?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医学。只有全国第一,才能是世界的药。其特有的四味五味、君臣辅佐、反治等规律和文化内涵,不能轻易抛弃,更不能随意替代。不能说是西方的“一锅浓浓的黑汤”或者“一团黑药丸”,就觉得中医落后,没有自信。如果放弃汤剂,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就会失去光泽,后果严重。现在有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这无疑是先进的科学范畴。由此,我想到了一锅汤,一团药丸。目前我暂时说不出它们配比后的药物成分。那么,为什么不叫它“模糊药房”呢?由此我想到,无论是自然还是科学,世界上有很多“模糊”的问题在困扰着人类,等待着我们去调查、去研究、去揭示。我们对宇宙了解多少,又有多少是模糊和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全面的宇宙学吗?关于人类居住的地球,还有很多模糊和未知的地方。不是有综合地学吗?就说我们对人体本身有多少模糊和未知吧。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一大进步,全面的人类科学仍面临许多有待探索的课题。人类不会因为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而去责怪一种自然现象;人类不会因为金字塔等很多古建筑模糊而责怪它们;人类不会对自己的器官、组织和功能感到困惑,而是责备它们...同样,人类对一锅药汤和一粒药丸的成分一时糊涂有什么大不了的?况且它们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上亿人都得到了治疗和维护。光是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就不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医较劲!让世界知道中医的内涵和文化,有多丰富!我们的任务是向世界推广中医,同时加大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我主张“中医”和“自然医学”应该共存,互相学习,友好相处,谋求各自的发展。世界那么大,人类那么多,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共存。它们各有特点和优势,完全没有必要“合二为一”。金子总会发光。西方人不是还吃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菜吗?还是唱中国的歌和京剧,说中国的相声,穿中国的旗袍和布鞋?如果真的有需要,外国人还是会喝中药汤,吃中药药丸。
中药配伍
配伍是指根据疾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选择性地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复杂而瞬息万变的,往往表现为虚实结合、寒热结合、数病并治,只用一种药很难兼顾各方。因此,临床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合用时,药物之间会有一些相互作用,比如有的可以增强或降低原有疗效,有的可以抑制或消除副作用,有的可以产生或增强副作用。因此,当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一定要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的问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之间的配伍称为“七情”。“七情”中,除了单味药,其他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单药疗法:即只使用一种药物而不配伍就能治愈疾病,称为单药疗法。比如金青散就是单纯用黄芩治疗肺热咯血的病。(2)阶段:将性能和疗效相近的药物一起使用,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合用,可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大黄和芒硝合用可明显增强泻下热的疗效;全蝎和蜈蚣合用能明显增强解痉和手足搐搦的作用。(3)相匹配:即具有一定性能和疗效,或性能和疗效不同,但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一起使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可以提高主药的疗效。如益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茯苓可提高黄芪益气利水的疗效。(4)相互恐惧: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可以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比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生姜可以减轻或消除,所以生半夏和生南星怕生姜。(5)相互杀伤:即一种药物可以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比如生姜可以降低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生姜杀死生半夏和生南星。可见,互畏互杀其实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剂型,是在药物之间的相互治疗方面。(6)互害:即两种药物合用时,一种药物可降低甚至失去另一种药物原有的疗效。比如人参讨厌萝卜籽,因为萝卜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7)相反:两药合用可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恶”“十九怕”。上述除单线外的六个方面,可归纳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某些药物因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在临床用药中应充分利用;②某些药物可能相互拮抗抵消、削弱原有疗效,用药时要注意;③有些药物由于相互作用可以降低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因此在应用毒性药物或强效药物时必须考虑;④有些药物因相互作用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基于以上可以看出,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都是通过漫长的实践和认识过程而逐渐积累和丰富的。药物的配伍和应用是中药的主要形式。将药物按一定重量组合,确定一定比例,制成适当的剂型,即处方。处方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更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