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18,“九月一日”写在日历上,是什么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三个部分:孟,仲和季,因此中秋节也称为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也被称为“月夜”和“八月节”。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仰望天空中的明月如玉,自然期待着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也借此机会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在古代,我国人民有“秋暮夕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在周朝,每年的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活动。支起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在月亮下,将月亮雕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家庭主妇切团圆月饼。砍的人要提前算好全家有几口人,家里的和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它们不应该切得多或少,大小应该相同。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她年轻时对拜月教非常虔诚。长大后,她以优越的品德进入皇宫,但她并不受宠。八月十五日看到月亮,天子在月光下看到了她,认为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的中间,嫦娥以她的美丽而闻名,所以拜月,一个年轻的女孩,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她的脸像明月”。在唐朝,中秋节赏月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北宋时期。8月15日晚上,全市人民,无论贫富老少,都穿上成人服装,焚香向拜月表达他们的愿望,并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们互相赠送月饼,这意味着团圆。在一些地方有一些活动,如舞草龙和建造宝塔。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更加流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香、种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走月、舞龙等特殊习俗。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非昔日盛行。然而,宴饮赏月仍然很受欢迎。人们喝酒祈求月亮来庆祝更好的生活,或者祝愿他们的远方亲戚健康快乐,与家人“一起过美好的生活”。中秋节的习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发展缓慢。古代皇帝有春祭日月、秋祭日月的祭祀制度。早在《李周》一书中,“中秋节”一词就有记载。后来,贵族和学者纷纷效仿。中秋节期间,他们观看并崇拜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表达他们的情感。这种习俗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直到唐代,人们更加重视这种祭月习俗,中秋节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太宗书》记载了8月15日的中秋节,这在宋代很流行。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砸药等神话故事广为流传。根据中秋节传说之一的嫦娥奔月中的传说,在古代,天上同时有十天,烤焦了庄稼,使人们痛苦不堪。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登上昆仑山顶,充分利用自己的神力,开了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以上的太阳,并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降,以造福人民。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猎之外,后羿所有的时间都与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美丽恩爱的夫妇。许多仁人志士来此求学,别有用心的孟鹏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过的王太后,向她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立即升天成仙。然而,后羿不忍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宝盒里,却被反派孟鹏看到了。他想偷长生不老药,让自己长生不老。三天后,后羿带领他的随从出去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拿着一把剑闯进了内殿的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她临危不乱,当机立断,转身打开宝盒,取出长生不老药,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后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户飞向天空。因为嫦娥关心她的丈夫,她飞到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晚上,当后羿回家时,女仆们哭着讲述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就杀。孟鹏很早就逃走了。后羿又气又伤心,他仰望夜空,大声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皎洁,有一个像嫦娥一样摇曳的身影,他拼命地追着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进了三步,他却怎么也追不上。后羿很无助,又很想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摆上一案并摆上她最喜欢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遥祭嫦娥。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摆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从此,拜月中秋节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中秋节的第二个传说——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另一个传说:据说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茂盛,高度超过500英尺,下面有一个人经常砍伐它,但每次砍伐后,砍伐的地方立即关闭。几千年来,这棵月桂树永远不会被砍伐。据说这位名叫吴刚的砍树人是汉代西河人,曾经跟随仙人去了天堂,但当他犯了一个错误时,仙人将他贬到月宫,每天做这种徒劳的苦差事以示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欲在月中,便自付寒。”中秋节的第三个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来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为起义做准备。然而,法院的官兵搜查得非常仔细,很难传递消息。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策,命令下属把写有“八月十五日晚起义”的纸条藏在饼中,然后派人分别送给各地的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起义当天,所有叛军一起响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久,徐达攻占元朝,起义成功。当消息传来时,朱元璋非常高兴,他很快给出一个消息,即所有士兵将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与人民一起欢乐,他将把当年开始战斗时秘密送来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他的大臣们。从那时起,“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多,如圆盘形,并已成为一种很好的礼物。中秋节后,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你好,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