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唐家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主要著作(包括汇编)和译著(主要著作和译著):

1.《哲学探究——哲学概念的沉淀》(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在思考的路上说起心灵——对生活的哲学反思——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汪唐家论德里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17世纪形而上学(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自我反思》,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人生哲学》(合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生物伦理学》(合作,沈明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心灵秩序》(合作,陈根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9.《走向未来的选择》(主编之一、主要撰稿人之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华夏百科辞典》(华夏百科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于光远主编,华夏出版社,1997;

11.《外国哲学大辞典》,主要撰稿人之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12.《文献学论》(j .德里达著,汪唐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05年;

13.德里达著《流氓》(J .德里达著《Voyous》,王唐家、李志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14.《认识的过程》(P. Ricoeur著,王唐佳、李志哲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活的隐喻》(P. Ricoeur著,王堂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6.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著),收录于《乱世录——辜鸿铭的外语》(王唐家编校的《幕府志》和《读易草堂文集》)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辜鸿铭的《中国牛津运动的故事》,同上;

18.《来自罪恶衙门的文件:中国人对良好政府和文明的诉求》,作者Ku·洪明,同上;

19.《西方的尼茨歇》(刘小锋和主要译者之一倪卫国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20.《约翰·杜威早期著作全集》中文版(共5卷,刘、俞武进副主编,童、王唐家常务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1.杜威文集——中译本(共15卷),刘、俞武进、童副主编,王唐家常务副主编,翻译第一卷15;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2.《新黑格尔主义哲学著作选编》第二卷,主要译者之一张世英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

23.《弗洛姆文选》(主要译者之一黄主编《弗洛姆哲学著作精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4.《西方宗教哲学论文集》(张庆雄、主要译者之一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杜威、实用主义与现代哲学》(俞武进主编,张庆雄、王堂佳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

26.《现代外国哲学》第二辑,俞武进主编,张庆雄、王堂佳编著,2011;

二、代表性论文(精选论文):

1.多重经验中的身体——论杜威身体概念的哲学意义,复旦学报,2012.4;

2.《意志现象学的转向》,《外国哲学》(第23辑,商务印书馆)2012.6;

3.仪式:意义和认可,载于:仪式和道德生活。作者:大卫·所罗门·埃尔)多德雷赫特:施普林格,2012;

4.走向适当的男女关系,载于:当代中国的儒学复兴。by瑞平范),多德雷赫特:施普林格,2011;

5.医患关系和个体化治疗,《哲学与医学》第74卷(生物伦理和道德内容)。由…编辑作者t .恩格尔哈特和l .拉斯姆森。多德雷赫特/纽约/伦敦:Kluwer学术出版社。2002;

6.列维纳斯和海德格尔的死亡概念。《中国哲学杂志》,郑中英主编,2008年第35卷增刊;

7.《管理学荣誉成就卓越》(合著),《复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卷第3期;

8.对死亡概念的综合考虑,载于:国际华人杂志&;医学比较哲学。第4卷,第1期,2005年,纽约:全球学术出版物;

9.翻译与阐释、现象学与当代哲学。《当代哲学》,香港/台北,香港,台北)2008年第2卷;

10.文本、分离和解释的可能性,学术界2011.11;

11.进步概念的哲学再审视,复旦大学学报,2010.10;

12.科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杜威眼中科学对精神生活的意义(《科学、科学精神与人性化精神——杜威眼中科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学术月刊》,2009.11;

1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教育?),《探索与争夺》,2009年8月;

14.科学的世俗化和解释学因素——伽达默尔和厄米主义的科学要素——伽达默尔和厄兰根学派,世界哲学,2008.5438+0;

15.启蒙的概念及其张力,学术月刊,2007年。10;

16.代际伦理的两个维度。中州学刊,2006.3;

17.《道德自我、道德情境与道德判断》,《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2月;18.《哲学的逻辑表达与逻辑的哲学分析》,复旦大学学报,2005.5;

19.隐喻诠释学:修辞与哲学的联姻,《哲学研究》,2004年9月;

20.《技术语言的概括和技术的伦理效应》,《江海日报》,2004年6月;

21.符号、象征及其效果,《复旦大学学报》,2004.5;

22.解构策略的可能性(de construction as a strategy),河北学术期刊,2003.3;

23.梅洛-庞蒂与知觉现象学,《中国学术》2002年第0期;

24.廖达特与“后现代性”概念的哲学阐释,复旦大学学报,2001.5;

25.文化解释的可能性,复旦学报1999.5;

26.确定性的追求与哲学数学化的失败,学术月刊1998.9;

27.现象学的悬置与还原,学术月刊1993.9;

28.安乐死:一个社会学的思考,《社会学研究》1991.3;

29.“我思故我在”新探(《我思故我在新探》),《学术月刊》,1989.6;

30.论笛卡尔的自我概念,《中国社会科学》1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