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的历史发展
18951895年2月28日,法国人路易·琉米爱尔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如《琉米爱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被浇灌的园丁》。
这一天被全世界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
1896年初,路易·琉米爱尔的助手来香港放映这些影片,影片就是这样引入香港的。
自从他走后,香港电影一直不活跃,直到1898。
当时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公司派电影摄影师到香港拍摄了多部纪录片:《香港街景》、《香港礼宾府》、《香港码头》、《香港商业集团》、《翠克炮兵团》。
这些有新闻记录的电影虽然不是香港电影公司出品,但都是在香港拍摄的,内容都是香港风光,所以可以称之为“港片”。
从1896到1903,在香港放映了一些短纪录片,每次十几集。
直到1903,整部正片才在香港上映。
报道是这样说的:“现在中央市场对面,也就是同济博物馆前面,允许放映‘全戏本’(也就是整部电影)十五夜。
“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夏兹卡的一张名片,基督的苦难。
1907期间,香港多家影院开业,公开放映的场次和场次都比以前多,因此被视为香港电影业的第一个高峰。
《偷烤鸭》完成于1909,是上海亚洲电影公司在香港拍摄的无声喜剧。
影片的导演梁少坡也是影片的主角。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偷(梁少坡饰演)试图偷烤鸭,却被警察抓住了。
剧情很简单,但是有很多幽默的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烤鸭》是在香港拍摄的,但不是香港电影公司的作品。
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布拉斯基后来在上海结束了他的电影生涯。回到美国途经香港时,与黎民伟合作拍摄了第一部在香港制作的故事片《庄子·妻审》,催生了香港的电影事业,黎民伟甚至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
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征着香港电影历史启蒙时期的结束,萌芽时期的正式开始。
据《中国电影史》记载,第一部港产故事片《庄子之妻审判》于1913年出品,由黎民伟担任导演,罗永祥担任摄影师,黎民伟、严珊珊为主要演员。
这部电影创下了多项香港电影纪录:
(1)这是第一部在香港制作的故事片;
(2)第一部在外国上映的香港电影;
(3)第一部有女性电影演员的香港电影;
(4)也是第一部采用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黎民伟和他的海山、北海兄弟于1923创办了民信制造影业有限公司,这是第一家完全由香港人投资的香港电影制作公司。
他们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推动香港乃至中国的电影事业。
民信的成立对香港的电影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于1923制作了香港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运动员出征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还于1924在广州成立了香港第一所演员培训学院——民心演员培训学院,发掘有表演潜质的人。
此外,民信还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胭脂扣》。
1924年,1925年制作的珍贵新闻纪录片《中国* * *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元帅检阅军团警民俱乐部演习》、《孙主席东征阅兵》也是由民信制作。
事实上,从1924到1925,香港的电影产业逐渐壮大。但由于黎民伟同盟会的背景,港英* * *禁止民信在香港开设电影制片厂,香港的电影发展被迫停止。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无理屠杀中国人民,中国各地* * * * *以示* * *。
同年6月,内地热潮蔓延至香港。
香港大事件期间,每天都是店铺关门,生意凋零,包括电影放映在内的所有娱乐活动停止。
这种现象导致了萌芽中的香港电影业的死亡。
次年,65438+10月* *结束,但香港的电影业依然没能复苏,因为有实力的电影工作者都去了广州或者上海发展。
期间虽然有电影公司招演员,但都是名存实亡。直到1929结束,还没有一部港片制作出来。
1930年初,等人创办了香港电影公司,并制作了开山之作《左慈戏曹》。随后电影制作公司在香港相继成立,香港电影业得到改善和复兴。
从65438年到0930年,随着李北海(黎民伟兄弟)建立香港电影公司,香港电影业开始复苏。
然而,真正让香港电影业站稳脚跟的,是10月25日,1930,由黎民伟的上海民信和其他几家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电影公司”。
《联华》可以说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战前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
为了培养人才,联华在4月份开办了演员培训中心,1931。教授的课程有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可以称之为一般的电影学校。
培养了李铁、黄岱等一批杰出的粤语电影导演,为香港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华》香港分公司一直在做默片。虽然当时有有声电影,但是创始人不敢冒险。
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由上海海天电影制片厂的唐导演,也就是。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电影公司纷纷制作有声电影。
1934年,联华香港分公司解散,李北海创建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导演了一部本土有声电影《良心》(1933)和第一部有声电影《傻子的婚房》(1934)。
进入1935,香港电影正式进入有声时代。
从1935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从1935的32部增加到1937的85部,翻了一倍多。
受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拍出了很多爱国电影,包括大观电影公司出品的《生命线》。
从65438到0936,社会教育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
除了社会教育片,爱国主义片也在当年增加了产量。
当然,在香港电影史上,故事片从来没有被忽视过。
1936的代表作之一是南海十三郎编剧导演的《儿女债》。
1937到1938,由于“七七事变”,香港反日气氛高涨,电影人也开始拍摄抗日爱国片。短时间内,爱国电影成为主流。1937制作的85部故事片中,有25部是爱国主义影片。
1939年秋,受欧洲各国战乱影响,1940年港片产量下降到90部以内。
1941 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谷。
大观电影厂等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丢失,以至于1945之前生产的近600部电影至今只剩下1%。
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完全停滞。这期间只出了一部抗英专题片和几部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量比战前少,大中华区是其中之一,因为这里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还有著名导演朱士林、吴祖光等。
从1946到1949,大中华区出品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产量越来越少,被迫倒闭。
总之,日本的入侵对香港的电影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经过四年的停产,香港电影于1946上映,这是战后第一部港产电影。
到1940年底,很多上海电影界的左派为了逃避* * *的政治压力或者mainland China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
因此,香港的华语电影业越来越繁荣,在70年代初达到顶峰。
香港电影在二战后迅速复兴,1949后逐渐兴盛。
不无道理,1949之后,mainland China大批电影人出于政治、经济原因南下,在香港设立电影厂,与当地电影人合作拍电影,使香港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
再加上50年代中期新马电影势力转移到香港,香港本来就受到美日欧电影文化的冲击,使得香港电影走向成熟的雏形。
20世纪50-60年代是中国和广东电影起飞的时期,尤其是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
这个黄金时代的粤语电影有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粤语电影
1:粤剧戏曲电影
据估计,在20世纪50年代,每年出版的粤剧戏曲电影有200部,几乎每三部粤剧电影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电影,在1958年达到顶峰。当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风格的粤剧电影基本上制作成本不高,电影技巧也不是特别考究,因为大部分都是跟着粤剧舞台上的老老少少表演,只唱主要情节,其余的排场都不严格。
所以这些戏曲大多被调侃为“五日鲜”、“七日鲜”。
当然,也有很多经过精心制作,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王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
歌剧电影中的演员也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孙马世曾、薛觉先和林家声。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什么在50年代那么受欢迎?这是因为战后粤剧蓬勃发展,去棚里看戏成了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
至于只听广播剧或粤剧的普通人,鉴于此,电影公司将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们低门票欣赏传统粤剧。
2.文学电影
这一时期的文艺片大多以民国或当代为背景,强调戏剧结构,或改编自中外文学、通俗小说,或照搬好莱坞通俗剧的故事模式。
说到这种围绕家庭伦理和男女情爱展开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到广东电影公司的领头羊——联合影业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成立于1952,至今已制作了44部电影,制作了多部粤语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永远》(1955)、《楚原的穷人传承风》(1960)等。
中联的21精英,看到影视行业充斥着不正之风,在认真的拍摄态度和健康的电影信仰的前提下创立中联,以对抗媚俗的炒作和劣质的七日鲜货。
这些电影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员:吴楚凡、张艾、张活游、白燕、黄曼梨、自罗莲等。
中联电影针对香港社会的各种问题,经常批判上流大亨的虚伪和丑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审美水平。
大概是因为过于执着于传统的道德使命,中联渐渐与时代脱节。
到1967,随着粤语片的没落而关闭,但对港片的影响不容忽视。
3.古装武侠片
上世纪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部分都是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侠客鬼怪故事为蓝本,但武打场景并不现实。后期(60年代初中期)越来越注重动作场景的设计,加入了大量的特效(如怪物、古怪的服装、模特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表演了许多这样的古装武侠电影,如如来的手掌系列。
4.快乐的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由幽默的喜剧演员执导,场景无非是“大村出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孙马世曾、邓记陈主演的“二傻系列”。
虽然上述类型的粤语片在电影审美上略显粗糙,但能否引起观众共鸣还是绰绰有余的。也难怪这一时期粤语片的产量相当可观,使得粤剧片达到了顶峰。
5.国语电影
其实从1967到1969,粤语片的产量还是高于国语片的,只是从1969到1970,情况才开始逆转。
国语片由低到高的转折点是50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和邵氏父子的重组,分别成为影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
萧伯纳和典茂资本雄厚,野心勃勃。经过重组,他们决心在香港电影业取得巨大成就。
他们不仅全力推广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络,开拓海外市场。
1957期间,邵逸夫掌舵邵氏,拍摄了大量高质量的电影。第一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导演的《江山美人》和《无爱之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10万元票房成绩。
邵氏的电影制作豪华华丽,粤语片中的破衣烂衫相形见绌。另外在制作上质量比重量更重要,鲜有七天新鲜的片子。
国语电影的热潮不仅将兴起于中国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风靡一时,还创造了新的武侠电影,包括胡朋导演的改编自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1959)。
仅在1963,武侠片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61,武侠片的代表作有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张彻的独臂刀(1967)。
武打明星狄龙、姜大卫、王宇的出现,也可以看作是70年代李小龙崛起的前奏。
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华语电影和粤语电影确实是并存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兼容的。
但随着国语片从1970的快速发展,粤语片的匮乏,在1971期间,国语片的产量高达116,而粤语片只有22。在71-72期间,国语片的数量仍在增加,但粤语片只剩下一部,邓丽君主演的《迷小姐》。
随后几年,国语片一直领跑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粤语在60年代末面临着单方面主导中国电影市场的威胁,但它仍然努力在体裁上取得突破。青春音乐剧电影应运而生,当时诞生了两个年轻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这可以说是电影界偶像崇拜的原因。
七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文化大众化的重要转折点。随着电视的普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香港人心态的改变,70年代的香港电影趋于多元化和真实化。
继60年代中期的凶猛势头之后,邵氏在70年代初仍在香港电影界占据领先地位,享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用普通话制作了大量武侠片,大导演包括楚原、张彻和刘家良。
都是依靠大家熟悉的刀光剑影功夫片,电影世界充满了浓浓的阳刚之气。其中,张彻的电影创造了偶像武术明星,如王宇,和亚历山大·傅。
《英雄不流泪》(1979)是邵氏最畅销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这种古装剑的锋利程度其实比60年代还要差,大概是因为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了邹文怀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咤风云。
从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哥大》(1971)到之后两年的电影《精武门》、《猛龙过江》,李小龙进军国际影坛,创造了香港影坛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突然崩溃,让对功夫片的热潮无法继续。
随着本土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逐渐失去兴趣,转而青睐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楚原的《七十二地煞》成为1973最受欢迎的电影。
《七十二变》中的演员,如郑少秋和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术家,因为电视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所以他们对观众很有吸引力。
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开创了日后新的电影流派,也使粤语电影重新焕发了生机。
从那以后,很多电影都走了正宗的街头风,演员的演绎也有了嬉笑怒骂的味道。
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的主导阅读模式就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灵感都来自于电视内容,比如《阿尔弗雷德的真实故事》(1974)、《大湘村》(1974)、《新哭笑不得的婚姻》(1975)。
许冠文和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搞笑剧的框框,走上了大银幕,以他们独特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受欢迎的喜剧:《鬼马》(1974)、《两匹马差不多》(1976)、《买卖契约》(1978)等等。
这些电影不仅使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促进了功夫喜剧的诞生。
从65438年到0978年,袁和平导演了《蛇形巧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
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和幽默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融合了传统功夫片和许氏兄弟喜剧的精髓。
至于演员,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转而以叛逆俏皮的形象走近观众。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影,说到70年代的香港电影,就不能不提到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回到香港东山再起,拍出了奇幻的电影和戏法。
似乎他在1971拍摄的电影《骗术之谜》不仅开启了他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香港70年代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风格的兴起,这种转变一直延续到80年代。
但1979的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给香港电影带来了一个鲜活而短暂的变奏。
1979是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
一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纷纷转向电影圈,包括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徐克、余允抗等。他们用对电影的热情和年轻人特有的创造力和社会感拍出了很多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为香港电影翻开了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的三部作品:《疯狂的抢劫》(许鞍华导演)、《蝶变》(徐克导演)、《直指士兵》(章国明导演)。
后来,这群在国外学习电影或出身于电视台少林寺的年轻导演,接着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之恋》(1981)、阿英(1982)、徐克的《第一危险》(1980)。
虽然这些新导演都冠以“新浪潮导演”的名号,但其实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很有个性,并没有落入香港电影流派的传统模式。
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性和高度的女性敏感性;徐克神经紧张;方育平的风格简单写实;严浩在暴力的青春和冷漠之间徘徊;谭家明走中产阶级审美;章国明擅长制作* * *电影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着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粤语电影的决裂。
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电影,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新浪潮”电影具有浓厚的城市色彩和强烈的乡土气息;这和导演在香港长大,在西方接受教育有很大关系。
此外,这一时期的电影慎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也有所控制,与后来港片标榜一个动漫明星的角色,动辄拍出百万的运作模式完全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电影业向来以商业为主,新浪潮电影不受欢迎,被淘汰是必然的。
80年代初,新艺术城电影公司异军突起,吸纳了一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并制作了一部以喜剧为主的商业电影。
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都是由电视台集体打造,充满了密集的笑点和动作,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最佳拍档系列、龙虎风暴等。
80年代叱咤风云的电影公司除了新艺术城,还有德宝电影公司。
德宝成立于1984。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繁华逼宫),另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姐妹)或者都市雅皮士小品(三人世界,单身贵族),为了满足综艺的要求。
至于嘉禾影业公司,成龙继续做电影第一,他从《Out哥》和《龙师傅》中的功夫小子形象逐渐成为《A计划》中真正的明星,是成龙在《永不服输》和《奇迹》中的代表作。
同样是武术家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凭借《人鬼情未了》(1980)开创了奇幻片的潮流,《僵尸先生》系列也沿袭了类似的风格。
而他的另一系列电影《五福星》《五福星》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80年代香港电影十大大片中,《新艺术城》占了4部,《嘉禾》占了5部。加上多产的德宝(1984到1989这五年间拍了47部),整个80年代可以称得上是三个英雄各自为政的时期。
对比70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我们会发现,80年代的香港电影过于注重情节堆砌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一,更谈不上作者理论。
有人认为这个时期的电影成就了明星,扼杀了导演和编剧的创作,让香港电影走到了穷途末路。此外,由于1989年经济和影像市场不发达等多种因素,香港电影市场在80年代后期出现下滑。
尽管如此,如果不衡量电影质量或创意,只看票房成绩和投资者态度,说80年代的香港电影处于高速发展期并不为过。
从65438到0990,周星驰以《赌圣》开始了他的票房神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周星驰一直称霸。
纵观90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可以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仅有从80年代成功跨越到90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泪奔》)、关·《胭脂扣》、《(小人物的一周)》等等。但是,按照香港电影的传统,他们一炮而红。
武侠动作片的热潮就是这样,赌博片的热潮以及后来的古惑仔系列也不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产电影票房不断下滑,而西方电影逐渐崛起。
《侏罗纪公园》1993年首次取得6000万元的票房成功,《泰坦尼克号》1998年以1.1亿元登顶。这部好莱坞A级大片,历时195天,也位列“本世纪100部卖座电影”之首,完全压倒了80年代的威望。
香港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是盗版。
20世纪80年代视频市场的兴起大大降低了电影收入。到了90年代后期,盗版VCD给香港电影市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许多电影在午夜或首映后被盗版,海关和警方推卸责任。后来香港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逐渐加大打击力度,使得盗版VCD活动略有收敛。
香港电影界多次到北京,与港澳办和电影局讨论创作自由和版权问题,也敦促中央开放市场。
1997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先生在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及香港电影,并拨款1亿港元发展电影技术,接受资助申请,给了香港电影人一些安慰,也让200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多姿多彩。
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可颐、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戛纳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香港电影也逐渐受到国际电影界的关注。
不幸的是,这也导致了电影业的人才流失。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著名导演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周润发、成龙、杨紫琼等巨星演员也被好莱坞所吸引。
上世纪90年代,卖票的保证是“每两周10%”(周润发、周星驰、成龙)。
随着外援的流出和外援的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找到了很多新面孔。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台湾省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从明星转型为性格演员,成绩斐然。
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出现了日剧热,甚至电影界招募了更多的日本演员参演港片,其中以女演员为主,包括《月光快递》、《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也有很多日本美女在成龙的电影里插科打诨。
科幻特技也顺应全球潮流被融入香港电影。《称霸世界》和《被称为英雄的人》是成功的例子,而动作片《gen-x cops》、《紫雨风暴》和《蓝血人》则特别邀请国外特技专家设计爆炸场景,让观众惊叹不已。
综上所述,90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比80年代黯然失色,但在创作理念和电影制作上似乎更差。
一些小预算的独立电影,如《过海隧道》、《天与地》,也有机会上映。再加上数字电影的出现,剧本创作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相信在新时代,香港电影会追求更高的品质,引领亚洲电影走向国际电影。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与80年代电影公司大把花钱、演员一天演9场戏的好日子相比,2000年代的香港电影确实充满了危机和阴郁。
还有90年代的奇迹和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比如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等等。
2003年是香港电影业最黑暗的一年。
除了经济持续低迷,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爆发让许多影院空无一人,电影制作停止了4个月。那年只拍了54部电影。
两位著名的香港歌手和演员张国荣(46岁)和梅艳芳(40岁)的去世使电影业雪上加霜。
周星驰独特的“无厘头”喜剧深得人心。他的作品《逃学》、《卫龙》、《唐伯虎点亮秋香》、《美食家》都是90年代的喜剧经典。
从《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导演的所有作品都是香港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
周星驰大幅减产,一边休养,一边走幕后之路。
周润发拍了一系列英雄片和动作片,虽然偶尔票房失败,但基本上是受观众欢迎的。
进入好莱坞后,他尝试拍摄《安娜与国王》,此外还有平时的动作片(比如《热血依旧冷》)。
去大陆做配角的时候(比如让子弹飞,大闹天宫),只能拍《大上海》这种老电影。可惜在香港票房只赚了500万港币。
至于成龙,一般每年都保持大制作,票房还是不错的。然而,与90年代的成就相比,2000年以后成龙主演的电影不再是大卖。
可惜电影风格很难有突破。
《十二生肖》在香港票房超过800万港元。
就导演而言,王晶和王家卫这“二王”可谓是一对有趣的电影,一个擅长拍商业气息极其浓重的电影,甚至被嘲讽为“屎屁”导演;一个产量很少,艺术气息很强的大明星的合并,往往会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青睐,他们的电影风格也不尽相同,但在21世纪,香港电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新浪潮的创始人之一杜琪峰也备受关注,他的作品广受好评和欢迎,并且越来越具有个人风格。
此外,凭借《香港制造》一举成名的陈果也从一名独立电影导演成功转型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