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科建设
“作物栽培与耕作”博士点主要围绕旱作农业生态系统与综合增产技术、一作区复种、河西绿洲农业综合开发途径、“吨粮田”、“双千田”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研究建立水肥互馈、旱作农业系统四要素协调控制、集雨节水、地膜覆盖、节水农业等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开创了“吨粮田”“双千田”的模式化栽培技术;提出了三年三区轮作制和间作的光能利用和营养竞争互补理论,在该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上取得了突破。在以间作复种、抗旱节水、旱作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控、模式栽培、抗旱耐盐生态生理为特征的集约耕作栽培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本学科在优势研究领域共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在《作物科学》、《作物生理学杂志》、《生态学杂志》、《应用生态学杂志》、《农业工程杂志》、《草业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点根据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内陆灌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选育优质、高产、抗土壤和大气干旱及病虫害的作物种质材料和新品种。研究主要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突出品种优质、高产、抗旱、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的组装配套。它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作物性状的遗传育种和作物组织培养及种质改良。在国家科技部、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以重点学科为基础,2003年成功申报为甘肃省农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以马铃薯、小麦、玉米、油菜、大麦的种质改良为目标,在西部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玉米新品种、加工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和繁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7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6项。
本学科教研实验室面积600多平方米,国际贷款430多万元,学校支持资金50多万元,农学院自筹资金72万元。增加了自动DNA提取器、基因分析仪、PCR热循环仪、凝胶成像系统、超低温冰箱、低温离心机、人工气候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以促进干旱半干旱资源匮乏地区持续高效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基本手段,致力于旱地与绿洲耕作制度、作物栽培与生态生理、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药用植物栽培与驯化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发展。
一,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1986授予作物栽培与耕作硕士学位,1993授予作物栽培与耕作博士学位。2001申请了作物遗传育种一级学科授权点,2003年在药用植物栽培驯化方面设立了自己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二。学术成果及近期发展重点1。旱地绿洲耕作制度方向自70年代末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甘肃省科技厅、计委等30多项重点项目,在雨水入渗利用理论、水肥耦合、农牧结合、间作复合群体增产技术和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多项地市级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在研究成果中,将多熟制搬到海拔1500米以上一熟制灌区,创造了“吨粮田”、“双千田”高产高效技术,是对多熟制技术和理论体系的重要丰富。该学科近期重点是:集水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理论体系;复合群体中根、水、肥的时空分布与协调机制,群体内组分间的化感作用机理与应用,超高产模式生产技术开发。2.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方向该学科在作物抗旱生理生态、模式栽培、耐盐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随着干旱的扩大和加重,作物抗逆生理生态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克服干旱盐碱危害,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和效益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多项地厅级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通过在试管中研究幼苗在特定生态条件下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转化和相关性,有可能建立离体生态学。
发展重点:作物的模式化栽培和精准化管理,葡萄、杏仁等特种植物的引种、转化和推广方面的学术成果及近期发展重点3。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方向:该学科以黄土高原西部为重点,从事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教学和科研。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奖17项,其中省部级一、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厅局级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7部。该学科在生态系统多元调控的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发展重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重建与恢复,农业生态系统多元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4.药用植物栽培驯化: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在相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有“西部专项”、“948专项”、“国家GAP建设”、“省长基金”等8个科研项目。发展重点: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繁育技术体系、道地中药材GAP建设、药用植物营养调控。三、学术梯队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210人,其中全日制高职高专10人,副高职高专8人,其他人员3人。学术团队中,博士3人,硕士2人,博士65430人。重点学习和掌握作物生产、作物品种选育和作物生产系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同时涉及农业环境、植物保护、农业经济等学科和知识,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着眼于我国和甘肃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以北方干旱半干旱为地域特色,以实践教学为教学特色,重点培养能在农业等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农学相关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保护、土壤农业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统计学、农业气象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学、种子科学、农业推广、农业生态学、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等。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农业行政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部门和种子生产加工企业,从事农作物生产、农作物育种和种子工程、农业科技推广、行政管理、特种植物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贸易等工作。也可以在农业科研院所、大学、中专、农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专业负责人:牛俊义(教授)现有教师:牛俊义(教授)(研究员)(教授)方子森(教授)柴强(教授)郭(教授)(教授)高育红(副教授)俞爱忠(讲师)谢(讲师)特色:本专业为适应新时代农村的发展,通过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与发展基础理论知识的农村/社区分析、规划、计划实施、监测与评价的技能。掌握农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业推广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家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懂技术、会管理。主要课程:农学概论、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公共管理、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农村发展研究、农村发展规划、现代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农业推广、城镇规划与设计、农村发展规划:毕业生可毕业于行政机关、农村发展规划。科研单位和涉农企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咨询,农副产品和农产品的营销策划、传播和教育,以及科技开发和服务、区域发展规划和管理。毕业生可报考全国经济、管理、农业专业研究生。近年来,约有20%的毕业生被重点大学和研究所录取继续深造。专业带头人:柴(教授)现有教师:柴(教授)窦学成(教授)(副教授)颜(副教授)雷岩(副教授)常磊(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