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
古代的交通工具有:
1,骡车,也叫轿车,是一种有骡驱动轴的车。据陈玉成先生介绍,骡车是辛亥革命前北京主要的载人交通工具。项有“北京汽车”的美誉。骡车由四部分组成:车体、车轮和车轴、车厢外壳和套件。车身由轴、前板、车厢、后端四部分组成。主体是车厢。车厢有圆顶形的天花板、门和窗户。官方的骡车轮子更高,辐条更细。车的轮毂是凸的,车轴略长。俗称“陕西脚”。普通骡车的车轮俗称“笨脚”,跑车的车轮特别重,以免翻车。北京骡车的车轴(轴承)很有名,开车时会触发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车跑得快,听起来就像京剧的鼓板“单皮”“抽丝”。只有北京的工匠才有制作这种车轴的技术。汽车外壳可分为内壳和外壳。外围用蓝布,卷起来离车底盘大概半尺。卷起来的部分改成杂色缎,有黑缎边,叫挽臂。内围,下部有杂色缎子和黑边,称为睡眠舱。上部和屋顶多为白色或浅蓝色。夏季,外围两侧开启大小不一的屏风。纱窗上面加一块蓝布遮阳,纱窗下面熏黑丝飞,叫小帘。车前还有一个遮阳伞,叫大帘。太阳落山或者晚上开车,大帘子已经不需要了,就拆掉了。夏天为了车厢通风,去掉了内围,只留下卧铺车厢和车顶,四周罩上窗帘,防止阳光照射。下雨天,车上盖着油布。冬天,汽车覆盖着灰色或黄色的雪顶。马具包括马鞍、夹板、笼头、缰绳等。骡子在驱动轴时使用。马鞍较大的叫大马鞍,多为王公贵族和满族妇女所坐。三个马车夫,两个带着辕,一个带着骡子,都走着。还有一种小鞍车,用途广泛,大家都可以坐。清末,一些纨绔子弟在马鞍车的制作和装饰上竞相成功。北京骡车上用的骡子多是陕西人,人称“西口”,尤其是脖子长、胸宽、腰细、胫细的骡子。另一方面,缎黑、雉鸡红、菊花绿、针隐墨、香绿是最好的颜色。北京的车把技术高超。在最繁华的大栅栏,道路只允许两辆车撞上枢纽,北京的骡夫可以避开人车,事故很少。过去,北京的骡车用于个人和商业用途。自用,不用多说;业务是专门拉客人的。但只有一个“站”。所谓“站口”,就是骡车经营者白天在固定的胡同口等候乘客就坐。刚开始自己开的车多了,收入增长了就再绑一辆,可以雇人代驾。
2.骡抬轿子是一种由两头骡子驱动的轿子。这种交通工具本质上就是轿子,但这种轿子不是两个人抬,四个人抬,八个人抬,而是由骡子前后抬着轿子,所以叫骡子抬轿子。这种车比普通车稍大,可以坐两个人。车上有被褥,可以躺下,是适合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一般一天能走几百里。路上有两个人赶着骡子,一个步行,一个骑着驴。
3.驴车是由驴拉的车。过去,北京有许多驴车。后来骡车、马车兴盛,驴车日渐减少。驴车也分自用和商用。个人用的驴车,比如粮店提供的,用来送货。郊区的农民有自己的驴车拉粪进城或者卖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驴车是用来拉乘客的。有“站在口边”和“跑在门口”两种。“待命”的人,就像商务骡车,在某个地方等着招一个客,或者送一程,或者包车来回。“跑一趟”又叫“跑海”或“跑一趟车”,即赶着驴车沿一定路线来回拉客。以前天桥到永定门,东四到朝阳门,西直门到海淀都有公交车。火车从某地到某地是有价格的。因为这种车比较简单,价格也很便宜。早到的乘客抢前排座位,比较舒服。后来者盘腿坐在车厢里,更是苦不堪言。最后上车的人只能坐在车尾,有被撞倒的危险。民国以后,这种驴车逐渐消失。
4.牛车。以前北京的牛车主要是慈善铸造厂用来接婴儿尸体的。牛车上有个大木箱,后面开了个洞。洞上挂着一块黄布匾,上面写着“陆地善待航海”的字样。每天天一亮,育婴室里就有人开着牛车到处跑,遇到婴儿尸体就捡起来,从洞里放进牛车上的大木箱里。一些被接走的婴儿还没有过期,但他们仍然可以被拯救并在托儿所被收养。
5.羊车是一种由几个人特制的小巧轻便的敞篷车,由一只山羊驾驶。可以用来载一两个孩子出去玩。
6、骑驴,驴是既容易饲养又有驯服耐力的家畜。骑毛驴代替走路既方便又容易。从前,北京有很多骑驴的人。康熙十五年(1676)五月初一,北京刮起了大风。有人骑着毛驴路过正阳门。风累了,倒在崇文门,人和驴都平安。北京也有人养毛驴,请乘客骑。从新街口到西直门,交口到安定门,东四到朝阳门等街道,都有很多这样的生意驴。从玄武门到白云观,有更多的驴供人们去白云观庙会、朝圣或游玩。所以,今天宣武门的东河一带的街道,以前叫干绿城。这里的驴似乎更有灵性。雇客付钱骑上后,驴主动驮着雇客,快步跑向白云观,等着雇客下来。早在白云观的合伙人赶驴人把驴拉到客人面前,用手拍了拍驴,驴自觉跑回驴市。这大概是因为这种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于甘露城和白云寺之间,获得了经验。驴不仅可以供人骑,还可以载货。
7.骆驼,天性温顺,吃苦耐劳,驮货比骡子好。以前北京西郊的石景山和南郊的南苑都有很多靠骆驼生活的骆驼户。他们养几头骆驼,或抬脚,或经营生意赚钱谋生。一个背包客就是给别人运货,挣钱。跑业务就是拉着骆驼去外地运输货物,既赚钱又盈利。以前北京的驼主主要是从门头沟运煤,从大灰厂运驼灰,从西山运驼柴等。,并在北京发货或销售。骆驼是按“柄”拉的,多的8,少的6。一般一人拉一个。为了在路上互相帮助,他们经常结伴而行。但民国以后,现代交通逐渐发展,对骆驼队进京有了新的限制,只允许三只一只。如果有六八个,前后就有六七八九尺长,影响市内交通。以前北京的骆驼都是从嘴外卖的。据陈琪先生说,他的曾祖父靠在他的嘴外卖骆驼发了财。不过拉骆驼主要是在春、秋、冬三季,尤其是冬季。夏天要赶骆驼去嘴外吃草。
8.人力车又称洋车或“橡皮”,是清末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一种人力载客汽车。这种车的外形在电影电视里见过。两个轮子支撑着一辆半圆形或方形的马车。汽车前面有两个长把手。一个人坐在车里,一个司机拉着车跑。第一辆人力车出现在北京,名为锡车(车轮为铁制,故名),是日本人送给慈禧太后的(现陈列于颐和园)。后来有人在北京仿制,所以清末北京街头多见铁皮车。民国以后,汽车的造型有了很多变化,铁皮旋转成橡胶轮,半圆形车厢。有黑色、棕色和黄色的。当时虎坊桥上的“西福星”,崇外上条上的“东福星”,东华门街上的“茂顺”,西四上的“华鑫”,以及“启顺”、“双和顺”、“悦来”等品牌,都是知名的人力车制造商。有钱有势的人和名人的房子,往往自己买人力车,雇专人拉。大量黄包车是一些车厂的,穷司机租车拉客;比如朝阳门大街上的“刘妈”车厂,“盛世”车厂,崇外上头条的“五福厅”车厂,规模都很大,都有一两百辆车。有些车厂只有二三十辆车。在老北京,人力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路口和胡同里,经常有三五辆或者十几辆人力车在等座位。特别是在影剧院、饭店、澡堂、东安市场、西单商场、宾馆、火车站、立交桥、公园、八大胡同(妓院)等地方,等候客人的人力车更多。人力车夫分白班和夜班,拉包月车和拉座车也有区别。比较有名的人力车夫还得了“伊彦儿”、“伊犁马”、“华Ku腰”等绰号。在旧社会,北京的黄包车夫极其辛苦和悲惨。他们忍受着汽车厂主的残酷剥削,经常被一些流氓警察勒索。每天早出晚归,满大街跑,挣几块钱糊口。新中国成立后,人力车被彻底废除。
9.三轮车只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北京街头。据任有德先生回忆,北京第一辆三轮车是侵华日军送给汉奸蒋朝宗的。后来三轮车逐渐增多,成为北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三轮车由司机骑,比人力车省力,可以拉两个人。北京街头仍有载人三轮车。载货的三轮车是平的,叫平三轮。
10,手推车,是独轮车的一种。车轮在车身下面,居中。两个车把在后面,车把两端系一个蝴蝶结。一个人推车时,脖子后面和车肩被遮住,双手握着车把,推动车轮向前跑。轮轴原来是木头做的,推起来又重又费力。开车时车轴摩擦耳朵,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改进后是胶轮轴承,省力无噪音。手推车功能广泛,可以载人载物。在旧社会,北京卖水、卖菜、卖粪的人,以及运土、运粪、运庄稼、运粮食的农民,大都用手推车。
11,喜三厢,白三厢。过去北京的老百姓也是坐轿子。一般婚礼用的轿子叫喜轿,葬礼用的轿子叫白轿。婚礼轿子是新娘出嫁时用的。一般是红色轿子,有四个轿夫,前面两个,后面两个。有些地方,除了红色的轿子,还有两座绿色的桥,是男方的妻子和女方的妻子用来送别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式婚礼开始流行,北京人逐渐改用马车或汽车来庆祝他们的婚姻。白色的轿子是过去富裕家庭服丧时使用的。参加葬礼的晚辈乘坐白色轿子是老北京的习俗。如果一个女人结了婚,未婚的女人就不能坐白色的轿子。
12,肩扛肩扛。肩挑,俗称“窝脖儿”,是老北京的一个行业。干这一行的人主要是搬人或者给别人送嫁妆。极少数的“沃波尔工匠”为皇室搬运贵重的陈设品,这样的“沃波尔工匠”属于皇宫大殿的绳仓。窝脖子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一般人是不会“窝”那些又长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的。他们的“窝”法是把要运输的物件放在一块长一尺半、宽一尺七八的长方形木板上,用软绳捆绑。然后他们把它举起来,放在沃博内克的肩上,下面垫着一个棉垫。Wobo内克人一只手拿着这个物体,一只手来回摆动,直视前方,快速大步前进。到达目的地后,还是要两个人接肩。“窝脖儿匠”除了能扛在肩上,还需要有跨步和拆装各种家具的技能。晚清北京著名的“窝脖儿”范茂贵,只用了4天时间,就把一只60斤重的青铜狮子“窝”到了遵化马兰峪的慈禧太后陵墓。背着就是倒霉,连人都背着。清朝末年,北京下大雨,街上积满了水,普通人很难通过,于是就有了背着人过街赚几文钱的人。至于旧社会卖菜、卖鱼虾、卖花、卖煤铺煤、卖灰铺灰、卖酒楼酒菜的,多半是有责任的。肩扛、肩扛、肩扛都是以人力为基础的交通方式。
13.船舶是水路运输的主要手段。古船也是五花八门。明朝就不用说了,有黄船(御用)、马船(从川滇运马,永乐迁都北京后运官物)、快船(海战用)、海船(西洋用)、补给船(皇家捕鱼用)、后湖船(在南京后湖,观光用)和战船。(2)清代有粮船(用于水上运输)、战船(区别于近海战船和内陆战船)、水邮船(用于水路驿站)、派遣船(包括沙船、方便船、黄快船、建虎船、建宣船、河道派遣船等。,由政府随时派出)、救生艇(专门用于河流急流险滩紧急救援)和浮动艇。但在北京能看到的只有黄船、粮船、水邮船、浮梁摆渡。黄船,在上面“御运”部分,曾经讲过龙舟,属于黄船等等。《明慧典》载:“国之初,造黄船,大小为御用。到弘熙元年(1425),动物37只;正统十一年二十五(1446)。其中10个经常被留在史静河下面听。”(4)杨集斋收藏的明代留在京皇城西园太业池的所谓“澎岛龙飞”,是明代留在史静湖中的黄船之一?颐和园内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雕刻的石舟,光绪十九年(1893)稍加改建,改名为清宴舟。虽然这只石船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实际价值,但我们可以通过它想象明清时期黄船的样子。明初南京后湖(玄武湖)的船只可能与它们类似。
14.运粮船是专门用于水上运输的船只。海上运粮船叫避风船,河上运粮船叫浅船或剥船。北京作为金、元、明、清四朝的帝都,粮食供应和财力完全依靠东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大规模的漕运,就没有北京千年帝都的历史地位。正因为如此,当年北京有很多运粮船。永乐初,无论是海上运输的遮洋船,还是运河运输的浅水船,都可以从直沽(今天津)到达通州。后来只有冀州的俸禄用洋盖船运输,北京和通州的府库粮食都用浅船运输。明朝万历年间,用浅船将370万石米粮运到北京和通仓,而用盖洋的方式运到冀州的军粮只有24万石。同时,中国有***12143造船,其中浅船占95%以上。根据文献记载,一艘400材料的浅船,底长5英尺2英尺,头长9英尺5英寸,尖长9英尺5英寸,底宽9英尺5英寸,底头宽6英尺,底尖宽5英尺,头狮宽8英尺,尖狮宽7英尺,梁头65,438+04座,底板厚2英寸,托盘厚65,438+0英寸7分钟。造这么一条浅船,七根楠木,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一个矮楠木方,65,438+0矮榆树方,五个矮杂木方,三个短节,用了700斤钉子,200斤亚麻,200斤油灰,30块桐⑤清代剥粮船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比如顺治初年建造的粮船,底部长5尺2寸,中间宽9尺5寸。龙口梁和风梁的宽度只有65,438+0英尺4英尺,截断梁的宽度只有9英尺。船体尺寸与明代浅船相似。康熙二十二年(1683),各省粮船样式改为长7尺,宽65438尺,比以前更大。乾隆五十年(1785),决定北河官设1500条剥船,每条长5尺8尺,中宽1尺,背宽8尺1寸,九个舱室。
15,水怡船是水路驿站专用船。不记录风格。明代通州有水驿,必有水驿船。
16,浮梁摆渡是一种以船为桥过河涉水的交通方式。据《清正典》卷939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顺天通州设桥船五十艘,三河县产河配船六艘。”此后,通州仍有44座桥船。康熙五十一年(1712),通州桥船拆二十二年为定额。此后,通州有22座桥船。雍正元年(1723)“古北口滦河设渡口4座,交由防洪官。”乾隆五年(1740),题批“直隶古北口渡口烂,不设二渡,加桥船14艘。”作为浮梁摆渡,需要耐用,不需要精心装饰,所以这种船和马车、骡车一样,样式简单,制作省力。
无论黄船、粮船、水邮船、浮梁摆渡,除了顺水时的水力,顺风时的风力外,船夫的拉划是主要手段。换句话说,还是一种以人力为主的水上运输。
17,骑马。在古代,马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文主要介绍马。
在历代的驿站里,都有许多马匹供递送文件的人或过往的官员骑用。马跑得又快又远,士兵没有它是出不去的。但在北京,文武大臣,除了少数高官,都是骑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