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古印度天文学的产生与宗教信仰和农业的需要密切相关。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与天文学直接相关的遗址和遗迹,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人们已经拥有了天文学知识。根据摩亨佐·律界英豪精心规划的城市建筑和东西或南北走向的街道,可以推断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出现规律,从而确定了东西南北的方向。哈拉巴文明的农民种植多种作物,这表明他们熟悉不同季节的特点,并根据不同的季节安排耕作时间。

在吠陀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天文学的记载。梨俱吠陀中有不同季节的词语。根据这本书,上帝在天上举行了祭祀仪式,以布鲁萨(原始人)为祭品,以春天为黄油,夏天为柴火,秋天为祭品。《梨俱吠陀》也提到在天堂有一艘不停转动的巨轮。巨轮之子瓦肯住在它的中心,度过了360个日夜,这意味着一年有360天。梨俱吠陀也有“samsarpa”这个词,意思是偷偷潜入的月份。这表明人们知道一年中的360天与实际天数不符,所以他们设置了更多的一月(闰月)。然而,在吠陀时代早期,人们的天文知识并不完善和系统。

在吠陀时代后期,雅利安人转向农业定居。雅利安文化基本形成,作为其内容之一的天文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在晚期吠陀文献中,出现了“纳克萨特拉-达尔萨”这个词。观星者很可能是婆罗门祭司,观察天象是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当时很多恒星的名字都已经确定了,比如流星、行星、扫把星、金星、水星、土星、北斗七星等等。印度人对太阳的运动规律也有了解。他们认为太阳在北方漫游六个月,在南方漫游六个月,并沿南北方向移动。吠陀时代后期的占星学知识已经相当丰富,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吠陀时代晚期,历法被制定出来。但各地历法不统一,有的以12个月为一年,一月27天,一年324天;有的以13个月为一年,一年351天;还有的以12个月为一年,其中6个月30天称为大月,6个月29天为小月,一年共354天;还有世界年的说法,即12个月,每个月30天,总共360天。每五年为一个周期,称为瑜伽,并设置一个闰月来调整岁差。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名称也出现了,或春、热、雨、秋、寒、冬,或冬、夏、雨,还有四季和五季。每月时间的划分大致可分为望日和朔两种。看太阳,从看到找一月,是比较常见的。朔日,从新月到黑暗的一月,在南方很受欢迎。一天的时间划分也有很多种方法,或者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四个时间段,或者划分得更细。一天是60卡,一卡相当于2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