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康熙是如何铲除权臣鳌拜的?
顺治皇帝去世前,遗诏命索尼、苏克萨哈、齐巴毕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并称* * *与年仅八岁的叶璇一起做皇帝。这四人受命后,在顺治皇帝灵位前宣誓,表示要“尽忠,* * *生死,辅政”,并承诺“不做私亲,不计较仇恨,不听他人兄弟、子侄教唆,不谋不义之财”,“不做党派,不接受贿赂”。然而,这些誓言很快就破灭了,辅政大臣成了年轻皇帝的绊脚石。
辅政四大臣中,索尼年老早逝,他坚持追随龟拜。苏克萨哈与鳌拜有矛盾,康熙六年(1667)被鳌拜陷害致死。鳌拜是一个傲慢而野心勃勃的人物。他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疯狂地扩大自己的权力和财富;他以维护祖宗之法为借口,逐一推翻顺治时期的一些进步改革。鳌拜年轻时也欺负康熙,经常在康熙面前训斥大臣,甚至和康熙吼叫吵架,直到康熙屈服。面对这样一个咄咄逼人的家伙,康熙该怎么办?下令逮捕吗?不会吧。
因为这个人不仅大权在握,而且党羽众多,说不定会有大麻烦。康熙六年(1667),叶璇十四岁。根据规定,他可以开始领导政府。此时的他虽然还是个少年,却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一直在努力学习历代的执政经验,已经开始向成熟的彼岸过渡。所以,他悄悄地,悄悄地开始准备铲除鳌拜。古人说:
欲擒故纵。叶璇也对鳌拜使用了这种麻痹战术。他曾给鳌拜父子分别冠以“一等公”和“二等公”的称号,后来又分别加了“太师”和“少师”的称号。在这一点上,鳌拜和他的儿子真的达到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部长的地步。但是,封闭只是表面现象,是假象。叶璇上台后不甘做傀儡皇帝,与鳌拜的矛盾日益激化。到了康熙八年(1669),鳌拜身居高位,经常以生病为借口拒绝上朝。有一次叶璇去看望鳌拜,帝国卫兵和乔发现鳌拜看起来不正常,于是他们迅速走到鳌拜的床前,打开垫子,找到了一把匕首。鳌拜看到这一幕时非常紧张。叶璇意外地笑着说:“刀不离身,不足为奇!”别乱动,鳌拜。回宫后,叶璇立即以下棋的名义召大学士索玉图入宫,打算铲除鳌拜。在此之前,他以摔跤练习的名义训练了一批强壮的少年,为攻占鳌拜做准备。现在,终于到了实施他的计划的时候了。一天,当鳌拜进宫去见叶璇时,他被一群正在练习摔跤的少年抓住,并被立即投入监狱。叶璇囚禁鳌拜后,公布了针对鳌拜的30条主要罪状,并逮捕和惩处了鳌拜集团的头目。后来,鳌拜死于狱中。解决鳌拜后,叶璇为曾受鳌拜迫害的人平反,下令永远禁止侵占私有土地,限制奴隶制度,放宽逃亡法,改革政府机构,恢复被鳌拜取消的内阁和国子监。因为叶璇的决策赢得了民心,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中央集权。
铲除了权臣鳌拜,使年轻的康熙皇帝摆脱了在政治上充当傀儡的麻烦,也为他日后施展才华创造了条件。
然而,十几岁的康熙皇帝还有第二个担心——科学之忧。当时这个麻烦的具体事件就是清初的历法潮流。
清朝定都北京后,一些为明朝修订历法的西方传教士投靠了清朝政府。以汤若望为首的耶稣会士在顺治年间受到了优待。
由于在修订历法方面取得的成就,汤若望被任命为秦(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的主管,并被授予“大师”的称号。顺治皇帝死后,康熙年轻,鳌拜排斥一切进步的东西。正巧一个叫杨光宪的人给清政府写信,说明已故科学家徐光启“贪其智谋”,“邪教”,有向西方科学学习的阴谋;他还说,汤若望阴谋推翻清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法上印上了“新法依西”的字样,向世人宣告:清朝已经向西方投降,汤若望等人应当处死,恢复旧历法。在鳌拜的控制下,国王议事会、礼部和刑部决定废除新历法,并杀害了一批主张使用新历法的人。只是因为康熙奶奶的保护,汤若望才免于一死。汤若望下台后,杨光宪被任命为钦天监。杨对天文历法没有新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历法也不熟悉。所以经常出现计算错误。这时,叶璇十五六岁。当他酝酿消除鳌拜的影响时,他在思考解决新旧历法之争的方法。
当时他还不能科学地辨别这场斗争的是非,所以很苦恼。但他知道,只有抛弃偏见,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新旧历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派大学士李凯等人向杨光宪和西方传教士费迪南德·南怀仁宣读了他的指示:没有偏见,没有自以为是的意见,“必须扎实,详细界定天文历法,使之成为完善的法律”。后来经过多次测量和计算,杨光宪等人的旧定律总是不准确,而费迪南德·南怀仁的新定律更准确。但杨光宪的理论很厉害,说:“皇帝是尧舜的继承人,应该用尧舜以来的旧黄历。如果改用西历,尧舜以来的书、礼、文体系就完了!”所以“与其让中国有西方人,不如让中国没有好历法!”康熙皇帝对此非常反感。康熙八年(1669)五月,鳌拜集团瓦解。7月,费迪南·南怀仁和其他传教士指控杨光宪“依附”并要求将杨处死。康熙皇帝虽然支持新历法,但反对将这种科学公案引入政治斗争的邪路。于是,他决定从宽:“杨光宪本应按照建议处死,但因其年事已高,姑母从宽,妻子免于流放。”
清初的历法之争极大地刺激了年轻的康熙皇帝。他后来回忆说:“新旧历法互相指责,死了很多人。在双方的争论中,没有一个王公大臣知道历法的事情。我亲眼目睹,心中恨之入骨。所以我研究了二十多年的天文历法,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没有混乱。”
不遵从科学的是非,虽然是他年轻时的一大烦恼,却让他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康熙十五年(1676),下令秦官员学习新法,不掌握新法者不得提拔。但康熙皇帝虽然研究西洋历法,但并不迷信,坚持这些成果。在他看来,新法用久了,会有偏差,必须不断修改。
十几岁时,康熙皇帝政治上铲除了鳌拜集团,科学地区分了历法纷争的是非。这两件事说明他真的有杰出的智慧和治理国家的巨大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