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清明寒食十三绝?

三四月,春光明媚,花粉绿绿,古人除了外出踏青,一扫祭拜之外,还有寒食的习俗,即寒食节。寒食节是冬至后105天,也就是说离清明只有一两天。一般说寒食节起源于“推绵山焚吾身”。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忌日,这一天禁止生火和吃冷饭,以示悼念之意。在各地的寒食习俗中,被誉为“十三绝寒食”的老北京寒食习俗最具代表性。历史上的寒食大多含义深刻,品种丰富,有冷粥、冷面、冷浆、青米、腊米等。冷食祭品有面燕、蛇兔、枣糕等。还有春酒、新茶等几十种饮品。寒食节的食物大部分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幸存至今。

传统“寒食十三绝”:

让我们来逐一看看这些小吃的故事:

№.1、姜丝不仅是北京的传统小吃,也是北京的各种茶。茶是满族和回族的仪式食品。满族人设宴时,习惯上先用茶、茶,再用冷肉、热食、甜食、汤等。,按顺序。回族人不饮酒,但出于礼仪,往往以茶代酒,所以茶菜必不可少。

№.2.硬面糕点是一种混合糖的糕点,有芝麻蛋糕那么大。入口有嚼劲,微甜清香,用手就能掰下来。现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3.inby,形似甜甜圈,色泽深黄,形似手镯,焦脆,常作为北京另一特色小吃豆汁儿的配菜食用。但在今天的营养中,太油腻了,最好少吃。炸弹来了。

4.糖卷可以说是最有特色的清真节日食品了。主要成分是山药和大枣,两者都有滋补作用,也是药膳。

№.5.豌豆黄是北京春夏的时令美食。豌豆有利于利尿、解渴、调理中气。按照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所以,每当豌豆黄春季上市,都会一直供应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黄有宫廷和民间两种。故事与慈禧老佛爷有关,据说是西方太后的最爱。豌豆蛋糕

5.艾窝窝,也是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原名“御艾窝窝”,后在明代传入民间。《金瓶梅》中记载,艾窝窝是当时流行的美食之一。

6、马蹄形烧饼,两层薄薄的,里面是空心的,形状像马蹄形,已经不卖了。

№.7.蜗牛转向儿童,因其形状而得名。以前小吃店经常把当天卖不出去的螺蛳翻过来,用小火晒干后再卖。干了就叫“干煮子”喝,所以北京有句话叫“干煮子会使酒香脆”。

№.8.红烧麻花,古代称之为“环饼”和“冷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明确的解释:“冷器即食,以糯面调面,少加盐,以绳捻成环形,...它在入口处被打破了。可见蝎子捻是古老的。

9、驴打滚,豆面饼,也叫驴打滚,以黄豆为主要原料,叫“驴打滚”?这似乎是一个比喻。在黄豆里打滚,就像在驴身上打滚,扬起尘土。《燕豆杂小吃》说:“黄豆是糯米,蒸熟,裹红糖水,卷成炸豆面,装盘出售。把它们叫做‘滚雪球’真的是不可思议。”滚驴,北京小吃

№.10、蜜饯又称糖耳,因形似人耳而得名。

№.11、糖火,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大顺斋的糖火。据说60年代来访的外国政要特意把它带回中国。

№.12,芝麻酱烧饼,不用多说。它的一个兄弟“成沙烧饼”有点意思,因为豆沙馅的一部分要从侧面露出来,也叫“蛤吞蜜”。

№.13.奶油炸糕,是北京小吃中营养丰富的小吃品种。它以上好的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然后转小火,将面粉倒入锅中,快速搅拌,直至面团由白变灰,不粘手时,取出晾干,制成方便面。将白糖和香草粉加水溶解,将适量蛋液放入碗中搅拌,分几次加入方便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和香草粉,揉匀。锅里倒花生油或者植物油,或者用黄油。但不宜用大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乳脂味。当火高到冒烟时,改用小火。此时将500克搅拌均匀的面团分成40个均匀的小球,放入油锅前用手压成圆饼,一个一个地滴入油中。当饼膨胀成球状,呈金黄色时,取出,用糖卷起来。奶油炸糕圆形,外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如今十三:

在上述十三种食物中,现有的奶油、滚雪球、糖糊、豌豆黄、inby等油煎饼仍在大街小巷流行,但硬面饼已濒临灭绝。近年来,有民俗专家建议,传统的“十三绝寒食”,即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十三种寒食,应尽快“打包”,避免打破传承。

先说冷食和硬面:

传统的“寒食”,也叫“换火节”,指的是家家户户烧了一冬天的灶台,开春后需要熄灭打扫,所以停火一两天一家人才能吃到寒食。其中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冷食是“十三绝冷食”。如今,驴打滚、糖烧饼、豌豆黄、inby、烧饼等都是大街小巷常见的东西,而筋道、甜度独特的“硬面饼”已经失去了踪迹,濒临灭绝。寒食节伴随着老北京的“四大茶”——油茶、面茶、杏仁茶、茶汤。

硬面饼在过去特定情况下是“大人的零食”。“过去,人们晚上打牌,饿着肚子。他们从街上走来走去的小贩那里买硬面饼,一边打牌一边含在嘴里。”老舍的《红旗下》有一个硬朗的情节。但甜硬干硬的糕点可能不符合现在大众的口味,制作工艺复杂麻烦,所以逐渐失传。

另一个版本的“十三种独特的冷食”:

奶油炸糕、压下、红烧麻花、姜片、雪球、糖烤火、艾窝窝、面茶、糖耳朵、豌豆黄、inby、硬面、芝麻酱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