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板后鼓”听起来像是老黄历,但还是有车在用。安全吗?
现在,当我们谈论汽车安全时,我们往往会想到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但对安全起重要作用的制动系统往往被我们忽视。
事实上,自从马车发明以来,就有了制动系统,但更早的马车制动系统使用的是杠杆原理。刹车时用撬棍状的木头摩擦车厢边缘,从而达到刹车效果。是的,和骑自行车时“鞋底刹车”的效果是一样的。
事实上,早期的汽车没有刹车。他们毕竟没有人跑得快,实在不行就用“脚刹车”。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已经可以比马车快了,但是如何停下来却成了一个大问题。车厢里原来用的“鞋底刹车”显然不够用。那种制动方式在轻慢的车厢里是有效的,在高速的车厢里更是被拉伸到了极限。
于是,1900年,威廉·迈巴赫设计了最早的汽车鼓式制动器,现在的奔驰S级迈巴赫轿车就是以这位工程师的名字命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说明了威廉·迈巴赫对汽车工业的巨大贡献(这个人对汽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建议你有时间去查资料了解更多)。
而几乎在1902同期,英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威廉·兰彻斯特设计了汽车盘式制动器,并申请了专利。
所以很多人常说鼓刹历史更悠久,其实不然。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的发明时间并没有预期的那么远。
但由于当时金属材料的问题,生产的盘式制动器耐磨性差,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使得鼓式制动器得到普及,有了普遍应用的基础。
然而,与盘式制动器一样,鼓式制动器在材料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挫折。由于散热性差,长期使用后会发生热衰减,导致刹车稳定性差,操作非常困难,但最大的优势还是在推动它的广泛应用——便宜。
而且当时制动性能不好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昨天的文章提到,早期的车辆采用后驱结构,刹车只安装在后轮上,刹车效果不好,真正的四轮刹车系统直到1909才被发明出来。但是制动性能差的缺点依然无法解决。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汽车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人类工业史。由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性能不佳的刹车系统已经使用了几十年。
后来金属材料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性能更好的盘式制动器。到1939,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生产的普利茅斯测试车成为第一辆配备四轮碟刹的汽车。
受二战影响,直到1950才开始量产,克莱斯勒皇冠帝国成为第一款搭载四轮碟刹的量产车型。
虽然在材料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时的碟刹成本还是很高。据说当时克莱斯勒碟刹的价格高达400美元,结构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一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刹车盘和刹车片之间的摩擦制动,而当时采用的是一种叫做“双盘”的制动形式,更像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摩擦焊”原理,所以稳定性并不比鼓式制动器好多少。
20世纪6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刹车盘的材质从铜到铸铁再到铝合金、碳陶瓷等。随着技术和耐用性的不断提高,盘式制动器开始普及。
但直到现在,碟刹和鼓刹还没有决定胜负,只是各司其职,在市场上平分秋色。究其原因,与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简单区别就是一个“内封闭”和一个“外悬挂”。
鼓式制动器的核心部件是制动鼓,其中两个半圆形的刹车片放在鼓式制动器的“内圈”上。踩刹车时,液压活塞使两个刹车片膨胀,与轮壁产生摩擦力,从而达到刹车的目的。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制动力强,所以很多大型车都爱用。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因为刹车片长时间锁在轮圈里散热很不好,长时间制动会出现热量衰减,降低制动效果。
所以很多大货车在长时间刹车后都要喷降温,而且由于积累的摩擦碎屑很难清除,制动力大的时候容易造成四轮制动力不均,一旦训练不好,刹车后容易造成路线跑偏。
另外,鼓式制动器制动时,由于传统系统的复杂性,制动响应比盘式制动器(碟刹)慢很多。即使配备了EBS等刹车辅助系统,也很难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碟刹比较好理解,就像一把钳子夹着一个铁片。“钳子”是制动钳(内部有刹车片),“铁片”是刹车盘。
说到优缺点,除了成本较高,基本避免了鼓式刹车的缺点。同时,碟刹还增加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让车辆看起来更加时尚美观。
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碟刹开始向更大型的汽车普及。根据GB7258-2017的要求,2020年起,三轴轨道式和仓栅式半挂车应配备盘式制动器。同时,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三轴轨道式和仓储式半挂车应全部安装空气悬架。
不过话说回来,在卡车已经开始普及碟刹的今天,还有鼓刹的车吗?
车味搜索了可能有“前碟后鼓”的车型。查了一下,发现还真不少。合资车型如广汽本田飞度、上汽大众-Polo、广汽丰田-雅力士芷玄、一汽丰田威驰等仍配备“前盘式后鼓式”刹车。
当然,这些车也是追求经济性的入门级家用车,价格大多集中在7-65438+万元的价格区间,所以厂家之所以这样配置,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性。你不用太担心。这么小的车后轮采用鼓式刹车,外观上没那么好看,制动性能上也有保证。而且车企降低了成本,买车的价格可以更低。就是不降低成本,但是价格没变。你这样认为吗?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