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日?

社日是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的第五天,秋社是立秋后的第五天。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发展而来,形成了南北方汉族不同的节日习俗(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节日算法

首先要知道,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天干地支日(老黄历)。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人、鬼。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

比如2014的立春是公历2月4日,发现是3月的下午。

春季俱乐部日是立春后的第五个五一节。

戊子、戊寅、陈武、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称为戊日,又称“刘武”。

所以2014.2.4之后的第一个戊日是2.6戊日,第二个是2.16戊日,第三个是2.26戊日,第四个是3.8戊日,第五个是3.18戊日,所以是2014。

这个节日的起源

在我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社会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你爱它,它就会被神化,所以土地长期以来就是人们祭祀的对象,叫做“社会”;关键祭祀的日子是“社交日”。

“她”这个词来源于大地,“大地”是土地,“她”是牺牲的意思。然后,她牺牲了土地。早期的土地神只是一个神,后来逐渐人格化,称为社稷,俗称土地神,有配偶神(社稷母,俗称土地婆)。有时候土地神和谷神一起拜,就是古代所谓的国。

与春会和秋会相比,春会的活动更多。根据立春后的第五天,春节社会一般在二月初二左右,据说是土地神的生日,所以这一天的节日特别隆重。袁敬岚的《吴隋军季华笙》记载了苏州的这一习俗:

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城里的寺庙都有专门的神龛,祭祀有酬。在农村土姑祠,农民还提供家具以壶浆许愿,而李绅俗称天公、天婆,在古代被称为社公、社母。社工没有食宿,所以社交日会下雨,叫做社工雨。给钱做会议,叫社交钱。折鼓祈福新年,称之为社鼓。喝酒是治疗耳聋的方法。把饭和肉混在一起,这叫社会饭。.....地里的东西会茂盛,我们会拜社为农祈福。

古代祭拜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是春秋一天,后来有时四点祭祀。宋代诗人邱光庭在《明实录》中说:社日一般用初五,立春后第五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日为秋社,一般在春分或秋分前后。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有春秋社。春秋社的祭神功能不同,即所谓春祷秋报。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是为了丰收感谢神灵。

文化渊源

社会神是由于对土地的崇拜。土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衣、食、住等)的最重要来源。).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的崇拜是原始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早就对土地产生了崇敬和崇拜。

但是,因为“地大物博,不能遍尊;五谷丰登,不要一个一个的牺牲。所以封土,立社,说明有土尊。”随着原始崇拜向人格崇拜的转变,土地的原始崇拜已经转变为对土地神的崇拜,曾经象征着广袤土地的土墩也成为了土地神,也就是主人的场所和象征。祭祀社会也有祭祀制度。所谓“国者,土地谷之神,贤者,食之应得。”社会日是向社会神献祭的日子。据考证,社日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三代,初兴于秦汉,传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衰于元明清”。在社会发展史上,唐朝无疑是重要的一段。

历史的发展

社神是土地神,属于自然崇拜。《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记载:“鼓为社稷祭。”《左传公二十九年》说:“公家之子,名为勾龙,为末土。”“来世即社会”。可见,先秦时代的社神源于对后土的信仰,狗龙是社神,鼓是用来祭祀社神的。《礼记·郊特祭》说:社会,祭土,用初一,即用初一。这一天的开始,在同一本书《月令》中设定为二月初一,即二月初一。

有了更多关于汉代社会祭祀的资料,我们可以对社会祭祀有更好的理解。《白虎·依桐国》记载:“国王为什么有一个国家?为世界寻求快乐和回报。人不站地,谷不吃。地广人稀,不可天下尊。五谷丰登,不能一个一个的牺牲。所以土地的封闭,社会的建立,说明有土壤。敬小米粒之长,故封小米而祭之。”可见社会为了报恩,为“封土”坛设了一个土祭,就是秋报一年两次的春节。汉代从皇帝到诸侯都有合作社,甚至县乡都有。除了国家的社会制度之外,汉人还建立了私人合作社。《汉书·五行志中》注,国家规定25家为一社。而且这个人还是十五* * *为野战俱乐部效力,是为私人俱乐部效力。社会神被人格化了,《后汉书·房枢传》说费长房可以“驱社公”。《韩曙陈平传》记载了陈平祭祀分肉的故事:李中社祭祀,陈平负责切肉,肉平分。村里的长辈夸他切肉切得很好。陈平说,如果我能掌管这个世界,它将像分享肉一样公平。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社会祭祀要用肉,每个人都要分享祭祀后的肉。所以社会祭祀需要一定的费用才能进行。《汉书·食货史》说:“社稷尝新春秋庙堂三百。”大概指的是社会祭祀时人民对社会的祭祀负担。

汉代以后,春秋节仍在二月和八月举行。关于社祭的时间,《晋纪·载社赋序》说,汉代庆二月午后,魏朝择二月日,晋朝庆一月日。这是由于他们的运气,和魏春秋社会在舒威李之仪使用吴越。隋唐继承了北魏的这一规定。宋代规定立春立秋后五日为社,春秋社约在春分或秋分后五日。元明清实行唐宋旧制。就春节社团而言,基本都是在2月份举办。

《荆楚岁时年谱》留给我们的是社会祭祀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到,春节那天,邻居们聚在一起,举行祭祀春节神灵的仪式,宰杀牛羊,供奉美酒。在社树下搭个棚子,先祭祀神灵,再享用祭祀的酒肉。

社交日盛行于唐代,唐诗中有很多描写。反映村社祭祀,照例击鼓聚众。社交祭祀要备酒,祭祀后要喝社交酒。古代传说“社稷饮酒治耳聋。”还有社祭和肉祭,祭完要分。唐朝还指示社头收税。在唐代,皇帝经常给朝臣送羊肉酒、海鲜、酒面、粳米、蒸糕、年糕等。长棍、白居易、高骈等人都出现在社交日,感谢朝廷的额外馈赠。一般来说,春节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还有女性在社交日停缝的“避针”习俗(张泽成《盛唐祭》,文史丛刊37号,中华书局,1993)。

宋朝的社会风俗和唐朝一样。梅的诗《春社》反映了社祭的情况:“年年迎社雨,轻洗林花。树下打鼓,祭坛上等肉鸦。春醪饮在* * *,野老处于崩溃状态。燕子到,长翅斜。”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土地信仰盛行,洪迈《简毅志》中有不少关于土地的传说。到了宋代,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土地神庙。这种土地庙设立在社区之外,与社区同属于土地信仰。

明清时期,社会祭祀在北方衰落,但在南方仍盛行,土地庙进一步普及。这和明朝的制度有关系。朱元璋要求各城建城隍庙,各村设土地庙。他还规定每村一百户,设一坛,供奉五土五谷之神。更引人注目的是,自明朝以来。江南地区把2月2日定为土地神的生日。万历李艺真的《望月图》和崇祯的《舒敏》都说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土地神的生日也影响社会祭祀。嘉靖浙江《淳安县志》说,农村在二月二日祭祀李氏社会。鲁谷的《贾青录》记载得更详细:“(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俗称土地公,官官皆有其庙。官方祭奠祭祀,官方焚香生火,各动物皆喜有赏。村里的农民也做一锅浆祝神成功,俗称天工、天婆。“土地信仰与社稷祭祀的混合在嘉靖《江苏六合县志》中更为明显:“二月社稷日,各巷皆有祭祀当地土地神之事,称之为土地,社稷祭祀完毕后必醉。遇到社团日的秋天和八月也是如此。俱乐部的老板每天都会换。“就明清地方志的记载来看,大多记载的是在社交日举行社交祭祀,祈求新年。社会祭祀时的社会非常热闹。嘉靖浙江《武康县志》说:“春社,清明前几日。每村十人或二十人为一个社团,他们在张乐祭祀酒和烧香,以崇拜土古之神。但若装扮成魔女、太哥,敲锣打鼓,插刀拉锁,喊“胡”等,便如痴如狂。“春社的事件详细记载在嘉靖安徽时代县志中。除了祭祀社稷之外,还有泡稻种、祭祀新坟、治蚕等习俗。

节日习俗

在千寻奥克斯的笑声中,这个春风属于大众。我更喜欢自由饮酒来治疗耳聋。

立春后的第五个五一节是春季俱乐部日。古代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稷,祈求丰收。祭祀社的神先成立了一个社,在没有屋顶的土坛上盖了一个石屋,上面贴上红纸,祭祀结束后,在四周撒上肉来祭奠乌鸦。《荆楚纪年》:“社日,左邻右舍组成宗族协会,宰杀狱中之畜,先祭神,后享之。”宋梅·姚晨有《春社》诗:“年年迎社雨,轻洗林花。树下打鼓,祭坛上等肉鸦。春醪酒* * *饮料,野老处于崩溃状态。燕子到了,翅膀又长又斜。』

中国北方的风俗

龙抬头在北方,“二月二”主要是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日习俗非常丰富,可以概括为:

1.领导这条龙。招龙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撒灰招龙。北方地区的人们把灰(从草木灰、炉灰、谷壳、石灰等)从大门撒到厨房,围着水箱转,称为“招财龙”。据说可以引龙出世,所有昆虫都心生敬畏。清咸丰《武定府志》记载:“二月初二为春龙节,至灶灰围,状似龙蛇,谓招财龙招财。”龚京辉等人的《中国志·天津》载:“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按照天津的老习俗,要在江边撒一条绿灰做的龙,再撒一条黄龙,撒上糠引它回家,为的是送走懒龙,吸引金钱龙。”简而言之,往井里(或河里)扔灰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汲水引龙。是早上打水回家的意思,是引钱龙回家的意思。河北《怀来县志》记载:“二月二日,言龙抬头,惊于近。早上家家都被淹了,有种尴尬感。”

2.昆虫控制和熏蒸。二月初的惊蛰前后,正是春回大地,农事开始的时候,也是各种昆虫从蛰穴中出来,蠢蠢欲动的时候。所以很多汉族人在岁时采取清扫、拍打、除尘等方式除虫,包括咬虫、甩蝎子、熏虫、撞梁等。古代熏虫的方法是把食物放在油里炸,用油烟熏虫、熏蝎子,然后吃。一般说这样可以避虫,在华北地区比较流行。河北《永平府志》载:“若以香油煎饼熏虫,则物不腐,而避虫蚁。”

3.刮水龙头。在北方汉族,每天剃光头被称为“剃龙头”,被认为有益于生命。内蒙古绥远省清水河县的调查表明:“二月二日是中和节,一般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就是头发剃得越来越多的那一天,也就是所谓的“剃龙头”。二月二刮水龙头的习俗在北方流传至今,人们大多每天都要剃头理发。在河北,人们普遍认为,不天天理发,就抬不起头来做人,就没有前途。

4.饮食习俗。传说龙主宰雨,可以镇压各种昆虫,保佑丰收。因此,二月二的食物也与“龙”有关,煎饼做成龙麟形状,称为龙麟饼;饺子叫龙耳、龙角;大米叫紫龙;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被称为“引食”,人们普遍认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娶一个女人,生活在春天里。北方的农民有在二月初二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的习俗。河北《滦州志》载:“(二月二)提前,俗会迎女归宁,谓之‘住春’。”山东《历城县志》载:“仲春月初二,捣灰不肯回宁。”有些地方,二月二,新婚的女儿要带一个用绿布缝制的袋子,里面装着100个水果和粮食,留在父母家,俗称“送二月二”。

6.禁忌。为了孝敬龙的恩赐,使它为民除害,保佑丰收,日本有很多禁忌,包括:(1)不要碰针线。这一天不要动针,动刀,动剪刀,怕伤了龙的眼睛,造成灾难。河北张北县志上说:“(二月二)女子怕刺桂圆。”《中国纪事天津》载:“女子此日不动针线,恐损桂圆。”(2)忌带水。山西《永和县志》载:“不早取水,据说怕收回龙。”《中国山西志》载:“二月二夜成龙出来活动,不可到井边、河边汲水,也不可在水边大声喧哗,以免惊龙,毁了好年景。”(3)忌洗衣服。今天有些地方会停止洗衣服,说是怕“伤龙皮”。(4)忌磨。河北《新河县志》载:“不磨面,怕挤龙头。”

二月是种庄稼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和禁忌大多与尊奉龙有关,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招财避龙等习俗和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保佑,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中国南方的风俗

社会日节南方“二月二”仍沿袭向社会祭祀的习俗,如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还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龙抬头节,以向社会祭祀为主的新的“二月二”习俗,如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在古代被称为“社稷”、“社稷神”,相传是管理一方土地的神。因为“大地承载万物”,“在大地上聚敛财富”,人类对土地产生了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饶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南方,一般崇拜土地神,又称“土地神”、“福德沈正”,而客家人则称之为“土地爷”,还有一个社会日的节日,供奉社会神(即土地神)。“二月二”社交日的习俗内容丰富,其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会社交饮酒,通过崇拜和娱乐上帝来娱乐人们。

祭祀社的神首先要设坛设庙。国王设立的叫“王蛇”,人民设立的叫“大社”。社交神坛也必须有一个社交主人——社交神。最早的主人是树,比如夏朝祭坛上种的松树,商朝种的柏树,周朝种的栗树。后来,主人换成了石头、木牌和土堆。比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坛,以五色土为主,东方的蓝色土、西方的白色土、南方的红色土、北方的黑色土、中部的黄土,不仅代表了人间的大地,还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加了主宰五谷的粟神,所以称之为社稷之坛。这就是明清帝王祭祀社的“王社”。

人民建立的合作社现在叫做土地庙。城乡有很多土地庙:在城镇,居民捐款建庙;在农村,在村外的大树下,建一个一两米见方的小庙,或者用四块石片,三块当墙,一块当屋顶,一块破筒片当盖。这样一个称霸土地、年富力强、人富力强的“委屈”神灵,从来没有听说过土地神抱怨和报复。

于是,汉人塑造的土地神,多是长胡子的慈祥老人。后来有人觉得让他一个人待在小庙里太寂寞了,就加了一个按人情社会俗称地婆的老婆。但在福建、广东、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起一两块石头,盖上红布,就是土地神——这就是以石头为主人的古代遗风?农夫还在供奉天地之神的正殿墙下贴了一张写有土地神的红纸,放上香炉,请来了保护家庭的土地神。

祭祀会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在皇帝去“王蛇”祭拜冯祺之后,他还为他的大臣们举行了一次宴会。人们集体向村里的社区神献祭。从古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社日的情景:村民们集资买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扛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在社庙前烧香祭拜,祈求丰收、人丁兴旺、村里平安。祭祀结束后,按户分肉,庙前有野炊、聚餐、饮酒,还有击鼓、对唱、打草,黄昏时分返回。宋代诗人张炎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树影留春社,家家沉醉。”

南北地区风俗差异的原因

1,信仰差异:南方是土地神信仰,北方是龙神信仰。这种不同的信仰源于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生态和社会环境。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地表水短缺,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北方农民渴望水、期待雨的心理反映在北方人民的生活习俗中,许多习俗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人民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和崇拜。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崇拜的神。人们视其为能播撒云雨的神灵,掌管雨旱。因此,北方出现了一套崇拜和尊重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这在“龙抬头节”的所有禁忌习俗中都有突出表现。

与北方相比,南方山多水少,对土地的崇拜更甚于北方。以土地为生的先民认为,土地承载、孕育、毁灭万物,所以很自然地把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结为“土地”对人类的奖惩,从而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把它尊为神。因此,南方自古以来向社会祭祀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演变成了今天南方的“二月二”习俗。

2.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向其他地区的转移或扩散,从而导致文化相互作用、借鉴和融合的过程(林:民族学通论)。土地神信仰起源很早,最早形成的地区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地说,最早出现在某地,并向周边地区扩散。钟敬文先生说:“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民俗。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它的作用和价值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被本民族和本地区的人民所接受,而且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并开始向其他民族地区渗透。”(钟敬文:民俗概论)南方的“二月二”社交日,传承了自古以来祭祀土地神的民俗。对土地神的信仰可以满足南方人民祈求丰年、消灾的心理需求,所以南方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北方地区的"抬龙抬头"习俗,据纪《抬龙抬头》一文考证,最早形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并随着居民的迁徙而流传到其他地区。所以在江苏也有抬龙首的习俗,应该是北方的汉族人南迁时流传下来的。南方当地人也有自己的习俗。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地区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有一些交流和影响,这必然会导致文化的交流。在交流中,两者都有选择地吸收或排斥对方的习俗和文化,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二月二”习俗,这种习俗是把举龙抬头的习俗和当地向社会祭祀的习俗结合在一起的。

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从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视为纵向和横向传播过程的统一体,看到了文化传播行为的巨大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个连续体,是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从一个时代纵向传播到另一个时代,从一个种族或地区横向传播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区。”(怀特:文化的科学)交流对一种文化或习俗的形成和演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二月二南北差异的原因也是基于文化交流的发生。

节日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关注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通过对南北方二月二习俗的比较和差异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南北方二月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巨大传承性、传播性和变异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