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用“柴胡和大黄”理解“东西方”的方法——读《关于中医的思考》(36)

东西这个词可以说是一个通用词,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本文用柴胡和大黄这两种中药来解读这个东西的由来和内在逻辑。柴胡是本经的上品,大黄是本经的下品。其作用如下:“柴胡味苦,性平,主治胃肠气滞,食积,寒热邪气,生津推陈出新。”“大黄,味苦寒,治瘀血、血瘀、寒热,破结块,清胃,兴创新,促水谷。”我们的结论是,这两种药物的相似之处在于促进创新。

说白了,所谓“以创新促创新”,就是推翻酒的状态,建立新的状态,促使一个事物发生变化,转化形成另一个事物。现代科学上叫相变,翻译成周易就叫象变。这种象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而一个变化过程的某个区间或状态,对于变化是否发生、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方向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这个间隔或状态是图像变化或相位变化的临界状态和关键元素。

让我们回到柴胡和大黄的治疗上。人类的疾病或健康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变化。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疾病或健康状况。我们今天所讲的就是体现在这种不同上,因为这种转化的方向不同,效果相同,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物”的称谓。在这方面,世界扩展了这个词,并使它在所有事情中普遍适用。

那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我们先来看导致万物变化的阴阳问题。“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纪,变化之母,生死之源,众神之家。”总结起来就是“阳长而阴长;阳杀阴藏”。东边是,西边是杨杀!具体来说,在器皿层面上,东方升出,西方降入。一个东西可以被举起,放下,进入。一切事物不都可以称之为物吗?

如果你不相信我,就切了它。生理上来说,生从东方纳入,死从西方纳入。生死皆在物,变在物,无常在物。你能逃避事情吗?从使用的角度来看,东边包含出和上,西边包含下和里。《苏文·刘玮志大论》说:“进进出出,则身败名裂,上升或下降,则孤独而危险。所以,不进则出,不能长得壮老;没有提升,就没有成长的收藏。”可见,如果升降通道出了问题,路堵了,也不是个事儿。从这个角度来说,事物是包罗万象的,所以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称为事物,实际上是具有整体意义的。

回到柴胡和大黄的案例,这两种中药是从这两个途径来思考促进阴阳和谐的。柴胡善清主,即升出此道之障;而大黄擅长清扫西路,是陷入这条路的障碍。所以在中医治疗中,要注意这个“物”法,也就是举法和通路法。任何疾病都不能逃脱这种做法。东方出了问题,可以用小柴胡汤。如果东西方出了问题,可以用大柴胡汤。这两个用好了,就能跑天下了。秘诀就在于它是一种推陈出新或改变相位,进而促进阴阳变化平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