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化中出现过两对兄弟状元。

阆中,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山川秀美,人民文化成功。文达多代,科嘉鼎盛。出现了四位状元,即唐代状元尹姝和尹姬、陈尧叟和陈尧咨。历史上四川有17个状元(其中13个无可争议的状元),而阆中县只有4个状元,与同样有4个状元的临桂县(今广西桂林)并列,居西部各县之首,被誉为“状元之乡”。

状元是第一秀才,唐代称为“状元”。阆中平民尹姝的高大头颅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唐嫣记录了尹姝“把头放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贞元七年(791),杜·为礼部主考,作出了贡献。唐朝没有殿试,所以乡试后考中进士。当时科举刚建立,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盛行委托人推荐“写论文”之风,考官也是把推荐和考察结合起来决定是否接受考试。杜决心公开当选,并没有找人对进士作出预评决定。第三科考试结束后,杜公在“参朝”时对观众说:今天皇上错把我当成一个没什么德没什么才的人,命令我为国家建功立业,选拔人才。你们都是当今社会的优秀人才。谁应该是进士,谁能帮我?当时参加考试的有500多人,面面相觑。没有人敢站出来发表意见。来自阆中的尹姝上前一步:“我什么都不想做。”杜公高兴地请他上来评分。尹姝大方,不卑不亢。他为每篇评论写一卷,列举他的姓氏和评论。从头到尾,全场一片唏嘘,大家都在称赞才华和正义。评完之后,跪下呈上了要考上杜公的进士名单,只剩下第一名空着。杜公看后很高兴,问他是谁的头。为什么不写下来?尹姝说:“头一定老了!”杜公达奇欣然命他写下自己的名字,众人一致赞叹。于是,尹姝成为30位本科生学者中的第一位。尹姝的文章很好,显示出杰出的才华,所以公认是他的。“自释头”成了千古佳话。

尹姝是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自我释放得到认可和认定的学者,也是阆中第一位学者。22年后,宪宗元和(813)八年,尹姝的弟弟尹姬再次中得头奖,当时的人们称赞他为“吴彤双峰”。阆中古城学道街至今还保留着殷氏兄弟的“状元府”。

殷氏兄弟中状元时,都已年过古稀,没有参加吏部的“通考”(又称“选考”、“释考”),没有担任任何官职。《全唐雯》载有尹姝的卷子《朱桓合浦赋》。《全唐诗》第276卷载有陆仑《送尹姝、令狐楚、归朝觐》诗,记载了皇帝宴请尹姝等新晋士人的盛况:

美女胜过香草,绅士是蓝芳。

珠宝金重,玉声寒。

龚被看中,提供了两次尝试的机会。

鞍马与芬迪合并,争夺陆和潘。

北宋时,阆中的陈耀卓和陈尧咨也是状元兄弟,而状元出身、一代名将的陈耀佐,更是让三兄弟的故事在阆中家喻户晓。

据《陈耀祚传》记载,陈胜华,北宋阆中人,是后蜀阆州新景县令西恩的曾孙,曾任阆州县西水尉。入宋后,历任龙城主簿、溧阳令、娄烦令、济源令。我在老家阆中的时候,把三个儿子送到城东南象山南岩石窟,拜南唐隐士高世安为师,刻苦学习。次子陈耀佐(963-1044),于端公元年(988)考中进士。他是官方的侍郎和宰相,王子是老师。长子陈尧叟(961-1017),次年(989年,端公二年)高中状元,官至唐朝,同官左仆(宰相);第三子陈尧咨(970-1034),真宗咸平三年庚子状元(1000),到吴新军为官。长子陈尧叟中头奖后,仁宗召见其父陈胜华进京,授予皇太子权限,后又去左劝大夫。陈的三兄弟魏克都是重臣,为世人所敬仰,被称为“陈三”。加上他们的父亲陈胜华,他们四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朝代,他们的名字流传千古。

陈胜华对家庭教育要求严格。《宋史》曰:“客至,尧叟兄弟立省边,客不自在,引而去。”一个官员去陈家时,看到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是重要的官员,都在父母身边等着,他不敢坐下。华盛说,“总是学生自己袖手旁观。”。大家更佩服陈家人。陈家有匹没人管的烂马,多次伤人。盛华得知马被陈尧咨卖给了一个商人后,训斥道:“身为重要官员,怎么能把灾难转嫁给他人!”他命令人们迅速追回退还的钱,每个人都称赞他的善良。省籍华人的夫人冯也很好地教育子女,以节俭为根本,亲自带媳妇做饭,不允许其他读书人奢侈浪费。已经是高官的姚回来了,有什么不对,也是一棍子打一顿。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陈氏后人先后出现了姚搜子、姚作子、姚作子、博古等为开封派解元的人,以及寻古、授古、修古、循古、游古、似古、学古、攻古的人,他们的孙辈包括在朝中做官。司马光称赞陈“儿孙富,多能通美官,故衣名之人推陈。”

陈三父子都是政绩卓著的官员,尤其被称为“水利世家”。陈胜华任澧阳令时,不怕得罪恶霸势力,下令尽快疏通被有权有势的人故意堵塞的沟渠,让下游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了水利保障,大家都有了依靠。他任苏州知府时,洪水泛滥,灾民流离失所。他组织人力,掩埋死者,救济灾民,安置难民数千人。太宗“以书信赞美。”

陈尧叟被任命为广南西路交通大使时,看到广西又苦又热又无水,疾病流行。他组织植树,教人挖井,在路边建亭子。夏天,附近的村民轮流给路人提供茶水。它还在主要道路上收集处方和雕刻药片,供人民抄写和治疗疾病。这样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疾病也减少了。他还因地制宜地组织了多种苎麻,请求朝廷允许苎麻布抵消因产量低而无法缴纳的桑枣贡品,使百姓和朝廷都受益。陈尧叟因其正直和诚实而受到称赞。当时,交趾(今越南东北部)由越南前李朝的开国君主黎桓统治,他想授予宋朝国号,并与宋朝交朋友。广南西路的前任长官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借机敲诈黎桓,黎桓则转而寻找曾越过他们脚趾的人。陈尧厝在位时,朝廷想加黎桓为新使。在完成相关册封手续后,陈尧叟谢绝了Lê Hoàn的一切私人馈赠,当时交趾与广西交界处经常出现海盗,海盗以交趾为据点,入侵广西;而那些踮起脚尖的逃亡者,都来藏在宽阔的* * *。陈幺嫂俘虏了他们,把他们送回了脚趾。为了回报宋廷,黎桓还杀死了海盗。这促进了边境的和平,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陈耀佐曾是十国大州,六任转运使。不管他是大是小,他一定会听到一切。他节水惠民,济世救灾,成就斐然,被称为智者。当他知道寿州时,当他饿了,他出去买米和粥来帮助饥饿的人。所有的官员都以他为榜样,提供大米来拯救成千上万的人。在他被任命为粤浙副交通使时,钱塘江是用岩石筑成的,经不起海浪的冲击,屡遭破坏。姚佐发明了“低薪固土”筑堤法,实施后长期巩固。当黄河在志华县决堤时,洪水泛滥。姚作创造“木龙杀水”之法,成功封堵决口,筑起第二道防护大堤,被尊称为“陈宫堤”。转移到山西并州后,分水暴涨,灾情严重。姚佐实地勘察,沿河筑堤,并沿堤种植柳树,形成柳溪,消除了洪水,造福了百姓。

陈尧咨也有治水惠民的力量。知道永兴军的时候,所辖长安盐碱太重,井水苦涩,没有甘泉。姚子则动员人力重开龙首渠,将河水引入城内,造福百姓。任安的军事使者得知云州的时候,云州内涝严重。他打了一条玉山至下坝的新河,把积水引向黄河,缓解了涝灾。在服兵役期间,陈尧咨加强了边防城墙,修整了装备,充实了军需物资,增强了抵御外敌的军事实力。姚紫擅长射箭。卖油的见他会得意,就把油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住葫芦口,用瓢把油通过钱孔倒进葫芦里。铜币没有沾一滴油。然后他说:“其他人都不熟悉。”姚紫深受启发,深信不疑地向老人告别。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了这个故事,至今仍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

在名城阆中,至今还保留着陈三阅岩(又名状元洞)、陈三书院、宋真宗御笔魏紫亭、苏轼的湘江堂亭、司马光的彭艳亭等遗迹,以及古城的中原广场、陈三街、一元街、二元街、三元街、思源街等。嘉陵江马晓茜大桥南端,有一个冠军广场,有阆中四位冠军的铜像。

阆中(3)状元(8)进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