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是怎么形成的?
寿山石和田黄石的地质成因——中生代(约2.3亿年前至6700万年前),今天的福建东部发生了一次大的地质变迁,大量岩浆冲破地表形成高耸的火焰。随着火山喷发,带来了大量的酸性气体和液体,交替分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长石矿物,使其在钾、钙、镁、铁等方面更加活跃。然而,相对稳定的元素如铝和硅被保留下来。这些含铝、硅的溶液,后来经过冷却、结晶、矿化,就是分布在寿山乡群山中的寿山石矿。
田黄石是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由于风雨的侵蚀,寿山伽师富含的“高山”矿脉中的部分矿物从矿床中分离出来,散落在溪流旁的基础面上,后逐渐被沙层覆盖。这些矿物质长期埋藏在沙土中,表面所含的三氧化二铁受周围土壤、水分、湿度的影响逐渐酸化,改变了石头的本来面目,形成了独特的田黄石。
根据现有的地质成果,我们知道寿山石是作为低温热液矿形成的,寿山石是“填充”在花岗岩的裂隙中的。而田黄石,或者说我们目前看到的其他“发掘独石”,都是单一的“寿山石”,没有寿山石和花岗岩“粘”在一起的石头。那么,是不是有极小一部分低温热液矿石没能填满花岗岩的裂缝,而是留在了表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地壳的变化和风雨的侵蚀下,从一座山滚到另一座山。这样才能找到不粘花岗岩的寿山发掘独石和田黄石。
我们不知道这座山的原始地貌,但从今天的地貌来看,这座山是典型的锥形山峰。如果地壳变动或者风雨侵蚀,山表面的寿山石原生矿应该会向四周滚下来。而我们只在高山山南麓的坑头河及其下游的寿山河中发现过田黄。但在山下、距离坑头溪仅几步之遥的大端溪,还没有发现田黄。
从坑头溪源头到寿山溪下游的界门湖有八公里,出产田黄石的土地只有一平方公里。而且连“出产”田黄石的地方也分:上坂、中坂、下坂、下坂。思班生产的田黄也有明显的差异。上坂生产的田黄颜色较淡。中坂田的田黄鲜嫩,色泽浓烈;下坂田的田黄油腻,却是桐油色;夏卡的田黄又厚又硬,颜色较深。为什么从山上滚到地里的母石,在坂本的水田里变化这么大?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前面说过,田黄石的形成是几百万年的,“田”只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应该说,人类活动的“田”对田黄石的外在特征和颜色变化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农民烧稻根当肥料造成的“红田”除外),而应该是日夜浸润其中的溪流——也就是与坑头溪的水质有很大的关系。
据寿山石农说,坑头溪的水很赚钱。早先人们开采的白色寿山石被遗弃在溪流中,现在表皮已经发黄。人类开采寿山石的历史只有1000年,而废弃的透透溪中寿山石历史最长的也不会超过这个时间,最短的可能只有几十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变化,所以浸润了几百万年的田黄石的变化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我们无法知道百万年前寿山溪的原貌,但目前人们对上三板、中三板、下三板的划分,都与寿山村的三溪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上坂是坑头溪经过的区域;中坂是坑头河和大段河汇合后流经的区域。下坂是坑头河与大端河汇合,再与大洋河汇合的地区。使用溪流似乎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石天的质地和颜色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上坂田石浸润100%坑头溪。这种水富含某些元素,所以渗透出来的田石是透明的,颜色很浅。此时水质中的某些元素相对中性,所以浸润的田块石相对湿润。颜色也很饱满;25%的坑头溪被下坂田石渗透。此时水质中的某些元素较弱,降低了对田石的作用。所以渗透出来的田石比较油腻,颜色也比较深。当然,每条小溪的水流也不尽相同。这只是一个比喻。或许这可以解释田黄石的成因以及上、中、下坂田黄石的区别。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因为田黄石不仅颜色完美,而且外表是黄色,里面是浅色。不仅有“金包银”,还有“金包银”和乌鸦皮。这可能除了溪流渗透的作用外,还有每个田黄所处的“小环境”的影响。据寿山石农介绍,在白砾石中挖出的田黄多为挂黄皮,在黑泥中挖出的田黄多为鸦皮。这种说法是否科学,目前无法考证。在田黄石已近灭绝,田黄石原有地貌已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以后可能无法考证,所以这种说法只能记录下来供参考。
码字很累,给个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