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校经费的预算管理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老师心目中,预算是财务人员和财务的事。只要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不出错,老师的工资就发不出来。这是过去,但现在不同了。
财政既要保证教职工的“饭”,又要保证学校建设和维持学校基本运转的日常开支(财政称之为公用经费),而且数额不小。以前父母收学杂费的时候,每年200元涨了两倍。这笔钱“用在哪里”“怎么用”不再是财务人员的事,而是学校后勤管理者和校领导的责任。这笔资金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未来发展,关系到义务教育改革的成败。
第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说明了预算的重要性,古代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现代人。每个学校都要成立预算编制小组。每年年初,校长或主管后勤的副校长要组织学校财务、总务、教务和教师进行周密考虑,结合学校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综合安排各项支出,实事求是地编制年度公用经费预算。
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三思而后行,齐心协力。* * *学校财务人员会先拿出往年的参考数据,分析其合理性;各科、室负责人申请来年经费;
总务根据往年数据,汇总各科、室的申请,安排全年日常开支,保证正常运转经费,开源节流,努力为学校发展增加投入和设备。不能为了方便和快捷,简单重复上一年的预算或者上一年的年终会计报表,进行简单的改动,使预算流于形式。最终预算必须经过教师协会的审查和批准。
对于总务主任和后勤人员来说,“添置设备”的预算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每年要增加或更换什么设备,不仅要做预算,还要计划好型号、数量、价格。必须填写财政性政府采购预算表。如果年初没有预算,年中财政部门是不会批的。
总之,中小学编制的预算要内容全面,数据准确,科目详细,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把有限的财力合理地用在学校的运行、建设和发展上,充分发挥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的保障作用。
第三,严格执行预算
预算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和科目执行,不能随意变更和调整。学校的预算应该是一样的。预算方案一旦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就形成了权威文件,规定了学校可以怎么用这笔钱,可以用多少钱。它不能像过去那样“踩着西瓜皮,走到哪里滑到哪里”。作为学校的后勤人员,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要老老实实执行预算,不超用,也不超用,真正做到“预算就是法律”。特殊情况下确实需要调整的,必须经过校长同意,老师才会考虑。
第四,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
为了确保公共资金不被截留、挪用或挤占,有必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因此,学校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做到对预算执行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学校监督管理制度是指中小学全体师生要对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事前监督是对学校预算编制和审议过程的监督检查。目的是保证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过程监督是对学校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定期监督检查。过程监督是预算监督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不是挪用或过度使用。学校的财务和民主理财小组是监督的执行者。
事后监督是对执行结果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旨在发现问题,暴露矛盾,总结学校预算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学校可以将年度预算、接待费、差旅费、月结单等在学校公告栏上公布,接受全体师生和家长的监督。
同时,欢迎民间力量和组织参与对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作用,形成互补的监督效能,确保预算监督任务的完成,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学校的经费全部来自财政拨款,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的奉献。所有相关的管理者、老师、学生、家长都应该珍惜这份资源。作为学校的财务和后勤管理人员,要更加用心的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