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的文化特色

河曲县特产海红果是河曲县的特产。河曲种植这种水果历史悠久,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有海红果制成的海红蜜、海红汁。受到当地民众的青睐。主要含有钙、铁、锌、硒、总黄酮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18。河曲当地人称为“长寿果”、“钙果”。

开河峪

在河曲这个小地方,有黄河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天下第一鲫鱼美食——黄河石鲤。这种罕见的鲤鱼产于河曲西南的天桥峡。徐莉上下,激流缓水,鱼的种类也各不相同,一直是皇家贡品。石鲤的眼睛是红色的,鳞片是金色的,脊骨上有一条红线。肉又白又重,以味美著称。它只能在每年河水解冻时才能被捕获,所以被称为“会说话的鱼”。少了几个数量级,成为鲤鱼中的佼佼者。那些在郑州、济南吃过鲫鱼宴的巨商,尝过石鲫之后,都感叹:黄河美食作曲流。

杏花瓣

杏瓣,河曲县特产,是河曲县的传统食品之一。据考证,杏瓣制作于唐代。在河曲地区,几乎每个村子都种杏树。杏瓣由杏仁加工而成,据说杏瓣曾是贡品。

解放前,这里生产的杏花瓣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晋西北、陕北、内蒙古西部,大部分是红杏的杏瓣,只有河曲地区是油杏瓣。加工时,先将杏仁放入沸水锅中煮1 ~ 2小时,然后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再将浸泡后的杏仁捞出,用毛巾使劲擦,去掉红皮;用开水焯一下,用冷水泡一夜。取出白杏仁,分别加入各种食用色素,拌入少许黄油。它被制成各种颜色的杏花瓣。

最后炒杏瓣,即将杏瓣和粗糠一起放入锅中炒至杏仁由白色变成淡黄色。煎的时候,加热后有糠油渗出,所以杏瓣油油的,还产生了杏瓣。

杏瓣的特点是:色香味俱全,清脆可口,有清肺化痰的功效。

荞面碗托

荞面碗托是河曲的特产。荞麦去皮,放入碗中。碗托是前一天把碗泡在水里,冲压成糊状,过筛,舀到碗里笼蒸,中间用筷子搅拌一次,蒸熟。在阴凉的地方放凉后,用醋、姜、芝麻、辣椒面、蒜泥、香油做成汤,倒入。

酸米饭

河曲酸粥是山西河曲的一种特色小吃美食,能开胃健脾、养颜美容,口感极佳。

河曲酸饭历史悠久。据河曲县志记载,相传北宋年间,辽兵常侵。有一次,老百姓正在淘米准备做饭,突然辽兵来袭,丢下还泡在水里的糯米就逃。几天后,士兵们回到家中,发现浸泡在水中的糯米已经发酵,变酸了。如果他们想扔掉,他们会煮了吃。令人惊讶的是,这种酸饭浓缩了精华,黄亮的坚韧,洋气的刺鼻,酸酸的美味,色、香、味俱全。从此,酸饭被记录在河曲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中,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酸粥是河曲人一年四季都不能断的早餐。早上把在打米缸里煮了一夜的糯米(河曲特产)放进锅里,煮一会儿,煮好的米汤返回打米缸,作为下次打米的一部分。如此循环,不断,浆汤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香。煮酸粥讲究火候,所谓“紧火慢粥,增灶火煮粥”。把火调成慢火(调整炕炉盖上的火,盖紧了火就大,拉开盖火就小),在锅里不停搅拌。大概十分钟左右,酸粥就好了,稍微弯一下就可以吃了。在地里干活,吃一碗酸粥或者喝一碗酸米汤,一天不饿不渴,精神倍增,不觉得累不觉得困。全家围坐在一起,早上吃“酸粥”,中午吃“酸饭”,晚上吃“酸粥”,已经成为河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咸菜吃,是河曲人的美味早餐。一个“米缸”和一个酸菜缸,是河曲人必不可少的两个器皿。

河曲民歌唱道:“你是我哥哥心中对山药、酸粥、辣角菜的爱”。“喝酸米汤不渴,想姐姐就难活了。”

米米

米米是河曲的土特产,至今在河曲五谷杂粮中占有独特而优越的地位。小米不选地形,不要水肥。“谷子只要抓苗,就有一半的收成。所以糯米成了十年九旱的河曲人的传统主食。米米可以做粥、鱼饭,也可以磨成面粉做窝窝头,做“画摊”。”“摊画”历来是河曲人清明节的固定食物,由此可见米米的不凡。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要隔一年做一锅糯米饭,希望来年多。咪咪肩负着如此神圣的使命,不免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据测定,糯米含有糖、粗蛋白、磷、钙和18种氨基酸,是谷类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米米也可以被酿造成酸大米。酸饭中含有乳酸菌,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清凉泻火的作用,口感极佳。从春节到除夕,全年有27个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

除夕,春节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家家门前贴对联、门神,隔年做一次饭,摆酒摆菜,祭拜屋内常拜的祖先和神灵。夜丑时,老少穿新衣,麻炮开门。男人送火龙。院子中央有一个祭坛。祭坛上铺着印有龙风虎纹的红布台裙,正面两角挂着黄色细纸做成的长款。“三祭”、“供品”、香炉、蜡烛都准备好了,父母就要北上祭神、祭祖、烧香、烧桌烧水、端茶。桌上摆了五碗素菜——炒豆腐、白面粉裹的炒黄萝卜丝、炒山药、炒豆角、炒南瓜片——献给土地、幸福、财富和长寿之神。供品结束后,醋炭制作:一人手持装有炭的砂锅,另一人手持醋瓶。他每到一户人家,就在木炭上倒些醋,被称为醋炭之神。传说一代之神姜子牙在被神化的时候忘了自己,只好做醋炭之神,但诸神心生敬畏,站在醋炭面前。打完醋炭,姜子牙来了,神仙才敢坐下供奉。收神时,麻炮齐发,震耳欲聋,远处连。接通后就天亮了,然后还有人在法庭上送钱送水,都是变相乞讨。家里也有晚辈拜年,还有人跑到附近的寺庙里拿着香灯烧香磕头。其次是早餐,素菜长豆面,中午吃油饼,晚上吃素菜粉汤泡茶。饭前要打枪拜神。早餐后要问候西神,也叫“出门”。迎新神的方位每年都在变。到了预定的地点,要开枪,烧香,磕头,祈求一年的好运。回来的时候要捡些柴火放进炉子里,作为富贵的象征。除夕夜,全家不睡觉,称为“忍年”。说话轻声细语,拿东西慢慢来,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不说不吉利的话,不要让孩子哭,不要让狗咬,不要让猫叫,不要关家里和院子里的灯,不要熄灭炉子里的火,不要在屋檐和墙上点碗。除夕夜,水缸里放酸梅,房间里炖苍术。小孩和大人腋下夹着苍术、红枣、大蒜,小孩肩上扛着小枪和古铜钱。爷爷、妈妈、父母要给孩子压岁钱,帮助正气,压制邪气。分娩时全家吃饺子,意在“挟金元宝”。

农历一月二日

亲戚邻居互相邀请喝酒,称为“年酒”。也叫“吃一顿饭”朋友喝酒。春风落座,婚姻修好,礼让观念在农村。老弱妇孺沉浸在拜年、宴饮、玩乐中。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拜年,第二年初二初三入住。回娘家之前给公婆叔叔们拜年。官员、士绅、有名望、有威望的人拜年,要留名片,商人用红纸拜年。这些名片和贴纸也是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老朋友等人的。拜年的设置也很有讲究:炕桌或桌上有4至6碟茶,1碟茶,1壶酒。离开后,请大家在餐桌边边吃边聊,互相恭维,以弥合隔阂,寻求新一年的合作。

农历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称为“破五”。天一亮就扫房间里的灰尘污秽,送到巷子里,烧香爆炸,偶尔叫“送穷”,如果有女人形状的剪纸,就说是“送穷媳妇”。在这一天,吃几盘供奉给神的三种肉被称为“破盘”,商店和车间会在吃完“破盘”后宣布解雇不满的下属。那天不要请客,不要出门,小心点。

第一个月的第七天被称为“戚颖”,也被称为小年。那天天气阴暗,人口平安。除了不接神,她跟过年差不多,早晚一柱香,早晚三个磕头。

祭祀明星

正月初八,晚上10点星星都在的时候,点上灯和蜡烛,给星星献祭。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炕桌,上面写着五行八卦和七个蛋糕灯笼,象征着北斗七星。全家人从小到大依次给北斗磕头,每个岁数敲一个头,然后给天、地、父、母各磕一个头。

元宵节

即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前后三天,街上点灯笼,门口堆火龙,祝福天官、地官、水官,称为“三元胜利会”。锣鼓喧天,城中载歌载舞,唱凤阳歌;数百盏灯笼插在一起,排列成矩阵状,观灯人徜徉其中,称为转灯之旅。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有西瓜灯笼、白菜灯笼、八角灯笼、红纱灯笼等等;五彩缤纷,五彩缤纷。闺房女子也上街看灯。甚至还有孩子上街,提着灯笼,骑着小竹马,系着铜铃。在大闸街的舞台上,你要为霍德星君唱3天,避免一年一场火。街道上交通繁忙。这里有舞龙灯,那里有滚狮绣,还有亭台楼阁,高跷,旱船,车头,大头和尚舞剧刘翠,两个女孩拉车轮,秧歌,二重唱,武术,等等。夜幕降临后,火龙迸射,灯笼灯火通明,各种烟花此起彼伏,犹如万炮齐发,绚烂壮观。

天仓,老天仓

正月二十是天仓,二十五是老天仓。晚上在房子的院子里烧饼点灯,祭天仓的星星,祝愿那一年丰收。

农历二月初二

二月的第二天叫做“龙抬头”。早上起床前,躺在被子里吃一条蛇,叫“咬蛇头”。中午吃面条叫“举龙头面”。下午带铁锅去泉井里打水,一直流回家,叫“招财龙”。到了晚上,庭院被火龙尘包围,称为“圈地”。这一天,我们还要去西楼口开灯游览,以消灾除疾,求得好运。

上鸡街

在三月的第三天,每个家庭都会在门口插上一棵柳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去逛城,从北极阁上去,绕城一圈,再从北极阁下来。然后在城隍庙里逛庙、烧香、看戏消灾辟邪。

冷的食物是透明的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准备酒菜上坟烧纸钱。祭祀结束后,在当地粉丝之间用餐。今天,小米粉被用来做蛋糕,这被称为“传播黄儿”。村民们荡秋千。杏子开始开花,草芽出土。清明,蒸面鱼,面条,亲戚互送。当天,城隍被抬到“孤魂滩”,埋葬死者的家属要在那里烧纸钱。

三月二十五日

药王神农生日那天,城里的药王庙唱了三天。所有医疗之家都要在寺庙里供奉祭品、素菜或两碟点心。为神农,以及华佗、扁鹊、张仲景、王叔和、孙恩淼等十大名医。

天齐汇

三月二十八日,我在离县城十里的黛玉狱庙度过了天齐集市,唱了三天。朝圣者聚集在寺庙里,枪声不断。城里的商人去集市摆摊卖货。销量最大的泥人——用泥土和纸浆做成,涂上颜色,价格便宜,会上的人都买下来留作纪念。这种理解是祈求天齐长寿,消灾避病。

4月8日

洗佛日,家家户户都要给娘娘庙送香烛,所以也叫娘娘庙会。娘娘指的是“把儿子送给娘娘”。寺庙里还有“斗哥”。这一天,年轻女性成群结队地来到寺庙。齐求皇后早日给她生个儿子不要孩子,齐求有孩子的“斗哥”让孩子早日天花痊愈。他们布施,献素菜,吃“姻亲”,有的还偷皇后怀里孩子的“泥”。有的给“痘哥”纸帽、纸衣祈福。

春阳街

4月14日是纯阳节,意思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这一天在鼓楼开会,唱戏三天。参加集会的人在吕祖的雕像前要求一个标志和占卜,以显示他们的出路,和尚给了他们一个忏悔,并坐了一个小时。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了纪念屈原,家家吃粽子,喝雄黄酒,用在孩子的额头、手上、脚上、心上,手腕上绑五色线,带草药在身上刷苍术、大蒜。在门上挂艾叶和纸公鸡,用香草艾叶煎的水洗澡,用雄黄酒在门框上端画十字。游和还用黄装裱写了对联:“五月五日正午太阳升起,天下大幸”,“雄黄似药驱百病,艾叶似剑杀千魔”。盖为驱魔避毒虫,亦可延病。好家伙,白先生送了礼物。

鬼节

中秋节(7月15日)。据说穗妈只吃小孩。人们改以面条为人形,所以亲戚们在7月15日中秋节送人时互相付钱,从那以后就没变过。

那是日本城隍第二次“出家”,家家户户上坟祭祀。到了中秋节,城里的三官庙就组织普通的家庭和水路交易的商人集资在河庙里唱三天,晚上在黄河上放船灯,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这个节日是河曲的盛大节日。除了在河神庙唱歌,河面上还有365盏灯笼,河中央还有一场烟火表演。

中秋节

8月15日,家家户户加工月饼;亲戚互送,数量取决于亲戚朋友之间的距离。晚上,月亮被献上并享用。月饼和水果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烧香,磕头,点燃桌子。香是一种特殊的月香,做成长生字或者没完没了。可以从晚上烧到第二天中午。店堂对月更隆重,要给嫦娥搭个彩棚,准备一间月亮里的“卧室”。

重阳节

爬山访,酿菊花酒,吃滑油饼,是月上赠衣,砧杵,邻巷相答,针线缝衣,夜上开灯做。

冬季至日

氏族的长辈们依次祭拜,这就是所谓的“冬拜”,食物和娱乐,配以羊肉汤和红枣酿造,以及羊羔朋友和酒的遗产。

实验室用动物饲养者协会

天亮吃红粥,配软饭和江豆;红枣做的,叫腊八粥。不知道第七天晚上在大门口,房子两边,粪上立冰块,浇红豆汤面是什么意思。哥哥,你去西边,小妹妹,我真的待不下去了;

握住我哥哥的手,把他送到门口。

哥哥,你去西边,小妹妹,我有消息要离开;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多解忧。

……

一曲《向西走》唱出了黄河儿女的辛酸;一曲《向西走》颠覆了世界铁人的铮铮铁骨;一曲《向西走》让大家知道,在黄河的拐弯处有一座古城叫河曲。河曲的民歌艺术在山西可以说是独领风骚。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二人台”,曾经很丑,也能歌善舞,蓬勃活泼,深受山西、陕西、内蒙人民的喜爱。《二人台》有一百多部戏。其中最著名的有走西口、探病、挂红灯、玩钱、种果树、捡碳等等。这些名曲大多以歌颂黄河儿女的爱情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黄河风情。“山庙会整天都是流水,镇戏二人转唱得特别晚。”古代河曲城的繁华,好戏连连,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太原路注:“走西口”和二人台请参考本网山西名曲板块)

元代大戏剧家白朴是河曲戏剧繁荣昌盛史上的代表人物。白朴,字仁甫,先生,生于1226,卒于1312,生于伊(山西河曲)。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表现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如的《死嫁》苏小小的《月夜钱塘梦》、唐的《秋夜雨》、裴的《马上上墙》等。这些杰作中有许多仍是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剧目。

在河曲县城走一圈,很想找一些关于大戏剧家白朴的文物。虽然历史上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痕迹。就在我满心惆怅的时候,收音机突然想起了婉转活泼的二人台。这时,我终于明白,河曲人是把白蒲先生的文化精髓溶进了那首贪得无厌的民歌里,他们真正在精神上继承和拓宽了先生的思想。由此,我想到了目前的一个怪现象:山西个别县为了利用名人效应,吸引游客,不断捕风捉影,攀拉着早已死去的历史名人当乡贤,修建寺庙、纪念碑,从不传播他们的精神。从这一点来看,淳朴的河曲人比他们高尚、聪明得多。一段深情的对唱,立刻让人想起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梁祝》的大戏剧家白朴。一脉相承,一脉相承,河曲的文化艺术就像黄河一样,充满灵魂,川流不息。

2006年,山西省河曲县申报的《河曲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编号为33个。

河曲县2010获得“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