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有哪些节日?每个节日的起源和习俗是什么?
春节、上元节、沧天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黄历和冬季至日。
春节
传统上,中国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被称为“元旦”,俗称“春节”。这是一个盛大的全民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按照习俗,一般有祭祀神灵,寻求吉祥祝福;互相拜年,走亲访友;参观仙坛寺庙遗址,享受乐趣,改善生活。具体内容包括腊八、扫房、祭灶、年前商场、除夕、大年初一、祭财神、开市、“百姓节”和顺兴。
实验室用动物饲养者协会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张汤守节的《史记正义》中说:“腊月是也。”...狩猎动物和动物在年底祭祀祖先,因为这一天也是既定的。”在汉代,立冬后的第三天至日被视为“腊日”,在南北朝时期,它被改为12月8日为“腊八节”。事实上,古代的春节是从这一天开始的。民谣里说:“老太太,别难过。腊八过后就是新年了。腊八粥,多少天?李李啦啦二十三……”在佛教徒中,腊八被称为“稻城节”。民间有给佛煮粥、喂亲友、吃食物的习俗,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
在古代,春节大扫除被称为“扫年”,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赶疫情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年终大扫除。根据宋的《梦醒》,“十二月终...无论大小,每个人都扫地,清除灰尘和污物,并打扫家庭...为新的一年祈祷平安。”老北京的童谣说:“二十三,香瓜粘;24日,房屋清洁日……”
打扫完屋子后,全家人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请人打蜡码纸、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放鞭炮...为新的一年做准备。
灶神,俗称“灶神”。根据《朱南子》的说法,黄帝和颜地“作为灶神而死”,他们负责人间的善与恶。自清末明初以来,北京一直有所谓的好书,其中《灶王爷》说:“灶王爷留下一卷经卷,与善男信女共读。我的神姓来自我的国家张明,玉皇大帝让我做饭。”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调查善恶,在清理之前我什么都没做。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灶王爷本名张,一碗冷水三闻。”“人们认为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来监督善恶的神。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他都会去朝廷告发所住住户的善恶言行。因此,当他在23日晚上为他送行时,他会用大米或麦芽制成的糖粘住他的嘴,“意思是填满他的嘴,这样上帝就不能说太多了”(《中国民族习俗》),或者在上面贴一副对联请灶王爷“从天而降说好话”,这样一来
祭灶是旧历到来的信号,老北京人称之为“庆新年”。正如一首童谣所说:“蜜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到了,女孩要花,男孩要枪……”
几年前,商店
从前年腊月十五开始,街道普遍进入春节的喜庆状态。《京都风俗志》记载:“城里卖年货的人星罗棋布。例如,如果人们写书,他们会卖颜色鲜艳的春联和数千串春联,然后他们会卖画,芦苇棚和天平,并相互站立,然后他们会提供佛花和杯罐杵臼的供品。”祭祀上帝的日常用品到处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企业点缀和渲染节日气氛。每个画棚都卖年画;写卖对联,横批文,门心,柱捧,斗方,春条和佛对为分摊;买吊钱,卖金锭,卖花,卖绒花,绢花,卖松枝,芝麻杆,卖灯笼,卖关东糖,卖杂子,卖烟花,...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是除夕,俗称除夕。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活动集中在这一天,春节达到高潮,最隆重、最热闹。
为了点缀风景,烘托“纳福迎新”的气氛,家家户户都要贴出春联、门心和请柬,并用红纸写下“日子增年,人更长寿,春意满满”“又是一年芳草绿,杏花依旧十里红”“物是人非,人杰地灵”“抬头见幸福”“全院喜气洋洋”你要贴门神、贴钱等。)
过去,老北京90%的家庭常年提供神龛或塑像。在除夕夜,它们被供奉在神龛和雕像前。供品包括蜂蜜、蛋糕、新鲜面条、水果、白果、花糕、年糕、蒸食(如素食饺子或馒头)和素食烹饪。家中的六神,如灶王、财神和土地神,都要供奉并焚香。因为灶王爷是在腊月二十三日通过焚烧上天的,所以这一天要贴上新的灶王爷画像,以保一年四季平安。
还有在除夕夜祭祀祖先的习俗,以体现“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除夕夜吃一顿家庭晚餐。老北京年夜饭是吃吃喝喝,主食和菜肴都有传统的固定套系。主食主要是饺子。家庭成员应该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吃饭,即所谓的“团圆饭”。蔬菜米饭应尽可能丰富,这表明来年将有充足的食物和衣服。吃饭时,我们应该互相说更多的祝福,这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顿饭可以慢慢吃,有的可以吃到深夜,然后“颐养天年”。
按照传统习俗,晚饭后要到晚上和拜年前才能睡觉,而且要“守岁”到第二天凌晨,这意味着老人在离开晚年时有珍惜时间的意思,而年轻人则有祝老人长寿的意思。任何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保持年龄。
下一步是举行接待和崇拜活动。
当进入学校时(午夜后),你可以见到众神,由家族中最年长的一代主持。根据宪法中规定的元旦喜神、财神爷财神和阴阳神的方位,主持人手持香烛,带领众人到院子里依次向各方磕头,表示可以迎接神灵。在完成一套迎神的礼仪程序后,全家人进行了集体崇拜,首先向祖先磕头拜年,然后是长辈。
元旦
正月初一是元旦,亲戚、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官员和客人”(男性)相互拜年。“唐可”(女性)要到正月初六才能出去拜年。
在清朝,官员在元旦互相问候是一种不成文的礼仪,也是会见上级和联系同事的机会。为了减少旅行费用,举行了一次“团拜”。清·易兰生《过侧帽谈》曰:“京师岁初照例成群祭拜,广交新春之交,敦厚善良。每年,客人都由年度预订红预订,并举行宴会,以度过愉快的一天。”民国以后,政府机关和团体的“团拜”更加流行。
人们互相拜年的范围很广,形式多样。比如探亲,第一天必须去岳父岳母家,其他近亲不限。对同事和朋友的礼节性拜访,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经常交流的邻居的“恭喜发财”。
祭祀财神
财神是一个被许多阶层广泛信仰的神。正月初二早上,老北京的居民和商户将向财神献祭。
开市
从第一天到第五天,街上的店主挂上了窗花和一些画有漫画的窗帘,如《水泊的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以表示春节休息。过了“破五”(正月初五),除夕基本结束了。一些商店举行“送神”仪式,燃放鞭炮,在热烈的祝福气氛中打开窗户守卫,并露出提前张贴的红色对联“万事如意,万事如意”,开始正式营业。
人日
在农历正月初七,它被称为“人民日”、“人民胜利节”,或“七元”。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
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狗、猪、羊、马为先民。”汉人东方朔在《战书》中写道:“在农历正月的第一天,它占了鸡、狗、猪、羊、牛、马、人和山谷。”。认为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将是吉祥的,主年顺利,人口平安。如果是阴天,那将是一场灾难。在清朝,北京人在正月初七有测量阴晴的活动。在“人民日”,他们会吃春饼(一种双层荷叶饼),卷“盒菜”(熟食,如酱肘子和小肚子),在袁庚切蛋糕,这被称为“熏天”。然而,这种习俗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小,在清末明初也很少见。
顺兴
顺星也叫祭星。正月初八晚上,无论人们是否去寺庙烧香祭拜星君(即顺星),家家户户都会在星星出现在天空后举行祭拜顺星的仪式。祭天时要在桌上、灶上、门槛上、壶上等处放一盏“金灯”(黄鼻烟),并点燃,称为“散灯花”,寓意避凶。祭完星星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过元宵节。
上元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旧历正月十五应为传统的“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正月十五就被视为“元宵节”。《史记》曰:“汉人常于正月初一祭拜太乙甘泉,并在夜间不省人事时祭拜之,直至明末。”在唐朝,道教被视为国教,并在正月十五举行节日庆祝道教“上元赐福天官魏紫大帝”的生日。元宵节增添了道教色彩,成为具有佛教和道教特色的节日。活动包括灯笼、烟花和吃元宵。
挂灯笼和赏灯笼是元宵节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正月十三是“点灯”;第14名是“灯试”;第十五是“正光”;17日,灯光熄灭。明朝有一个所谓的“元宵节”。当时,东城灯市口是灯笼和城市的结合体。在清朝,灯笼和城市是分开的,但他们仍然习惯于被称为元宵节。事实上,那是一个元宵节,具有娱乐性质。当时的元宵节夜市对装饰灯笼非常讲究。购物者竞相悬挂不同尺寸、高度和方圆的灯笼。薄纱、玻璃和牛角各不相同,上面还有人物图案,如《万国公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沈峰》和《聊斋》。彩绘花卉、兰花、菊花、李子、肉桂、玄、竹、牡丹和芍药;画有动物、龙虎、马、牛、猫、狗、昆虫、螃蟹、鱼虾等,色彩鲜艳,造型逼真,品种繁多。从正月十三开始放灯笼,市场上出售许多不同形式的灯笼。《燕京岁时记》载:“走马灯人,剪纸为轮,以烛嘘之;然后车会疾驰,马会停下来,灯熄灭时也会停下来。“从这一天起,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拿着灯笼四处玩耍,个个欢天喜地。
上元之夜,成千上万的人上街看灯。“我甚至不知道我的手肘和脚相互接触,布尘污染了高贵的貂皮。”(《杜门竹枝词》)描述了当时观灯的繁荣景象。
燃放烟花也是上元夜的主要内容之一。清谢文桥《斗门新年词》说:“一夜爆竹声起,烟花自盛京来,半夜珍宝银花闹,六街歌风乐起。”
元宵节历来有猜灯谜活动,俗称打灯笼打老虎。这个活动很吸引人。猜灯谜可以增加人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灵活性,活跃节日气氛。阿清诗人赵君烈在《燕京元宵支竹词》中写道:“灯谜巧妙神奇,毫不吝惜珍奇酒红。”大多数有才华的人都为奖品而竞争,吹嘘他们在胡同中进行了长时间的比赛和短时间的散步。“解释当时元宵节的迷人而热烈的气氛。
元宵节应该供应的食物是元宵,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燕京岁时记》云:“市销食,干鲜皆有,以元宵为大宗。这就是它装饰节日的原因。”至今,北京人仍保留着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
给谷仓增加一点谷物以示好运/祝愿(丰收)
老北京都说正月二十三是“小补”,二十五是“大补”。在清朝,首都的每一个粮商和米贩都必须在这个时候祭祀仓神,市民也必须购买一些米面和煤炭来充实他们的生活储备。清代《景帝岁时纪胜》载:“今新节过,仓廪空,故应复而变现,故谓之填仓。”
事实上,真正的“补仓”活动是在农村。在郊区的农民中有一种说法“装满仓库,装满仓库,用小米干饭做面汤”。通常,农民的生活很艰苦,所以在填仓节吃面汤和小米干饭是很好的。正月二十五日拂晓,农村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或打谷场上撒上筛过的炊灰做成大小不一的圆圈,象征着囤粮的意思。
龙抬头节;二月二节;龙抬头日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名人刘冬的《帝都风光略》中说:“二月二日,龙抬头,煎元旦剩饼,熏炕,熏虫;如果你吸引了一条龙,虫子就不会出来了。”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吉祥的,是风雨的主人。“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求龙抬头造雨,滋养万物。同时,2月2日正好是惊蛰前后,各种昆虫蠢蠢欲动,疾病容易发生,人们祈祷龙会抬头阻止毒虫。
当时老北京人说:“二月二,随着光束的照射,蝎子和蜈蚣无处可藏。”。人们试图用龙来指代2月2日的食物和各种活动,希望龙能从天而降,化云为雨。比如吃糕点叫吃“龙皮”,吃饺子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儿”。儿童在这一天刮胡子被称为“刮水龙头”,而妇女在这一天不做针线活,说是为了避免伤害“龙眼”。
清明节
清明是旧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由来已久。在秦朝之前,有扫墓的习俗,但不一定是在清明节之际,这种习俗从唐代开始流行。《清李彤》云:“在除夕之夜,当你吃冷食和第一个霜降节,你崇拜扫墓。在年底,你将穿着便衣,带着酒和切割草木的工具为坟墓服务。当你关闭树木,切断曹静,这就是所谓的扫墓。”明朝《帝都风光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上坟,抬棺塑像,轿后挂元宝,路上尽是尴尬。”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代代相传。在过去,北京人的扫墓仪式不是在清明节举行,而是在临近清明节的“光棍节”举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在祭祀方式上也有很多差异。去郊外扫墓,有的人围坐聚餐招酒,有的人放风筝,有的人把柳条在头上围成一圈,说:“清明不穿柳,来世狗变黄。”这既是扫墓,也是春游,既寄托了对祖先的哀思,也是自己的春游。
端午节
旧历5月5日是端午节,老北京人通常称之为五月节。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段”和“初”是同义词。“午”与“午”相通。根据地理支持,五月是“正午”月份,因此第一天的第五天被称为“端午节”,因为正午被称为“杨晨”,它也被称为“端阳”。
端阳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起源于长江以南地区。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故事。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故事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在宋代,为了表彰屈原的“忠诚”,他被追赠为“一个忠诚而英勇的人”,5月5日的端午节被正式赋予了纪念屈原的意义。抗日战争还将5月5日定为“诗人节”。
端午节期间,南方举行“龙舟赛”,明清时期北京重视“出行避祸”。农历五月初五早上,人们涌向天坛“避毒”。天坛是新年祈福的圣地,不仅可以依靠上天的神力避免吸毒,还可以获得乐趣。午后,一些人去鱼塘或高梁桥、满静、草桥、积水潭等地“喝酒游泳”。
端午节的食物是粽子,通常是蘸白糖的枣粽子。时令新鲜产品是樱桃和桑葚。糕点店出售一种圆形糕点,上面刻有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的图案,这种糕点被称为“五毒糕”。人们用这些新鲜时令的蛋糕来招待或互赠礼物。
北京人说“正月好,五月坏”。由于五月气候温暖,病毒和瘟疫很容易发生,因此石天福和钟馗雕像被用来驱鬼。清朝柴桑在《燕京记》中写道:“端午节前几天,四个房间被黄纸覆盖,或画有石天和钟馗的雕像,或呈五毒的形状。人们买来贴在门上驱邪。”自五月初以来,家家户户都在门的两边插上菖蒲和艾草,称之为“莆健”和“艾虎”,以辟邪避疫。为了辟邪,在北京的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买凉鞋穿上过节。
端午节还有“抛灾”的说法。节前,手巧的妇女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制成老虎、葫芦、樱桃、桑树、瓜豆、洋葱和大蒜,用彩色线串起来,并在五月的第一天绑在孩子们的头发头上或背上和胸前。小女孩还用硬纸条折了一个菱形的“粽子”,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包裹起来,放在身上,俗称“葫芦”“延寿线”。五月初五中午后采摘,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一起被称为“抛灾”。
在节日期间,人们还喝黄酒,用雄黄在孩子的头上画“王”字,有些人甚至用雄黄涂在孩子的耳朵和鼻孔上,据说这样可以避免蜈蚣和其他有毒昆虫在夏天进入他们的耳朵和鼻孔。
六月六日
农历六月初六不是一个节日,因为它充满了夏天的热量,东西都发霉损坏了。因此,老北京上至皇室,下至黎族人民都有晾晒和沐浴的习惯。
六月六这一天,如果天气好,皇宫挂历,礼仪仪式,经典,寺庙举行“悬挂仪式”,普通人挂衣服,洗澡和洗头。根据民间传说,在这一天,衣服不吃,书籍不熏,家畜洗澡时没有虱子,猫和狗等家畜必须赶到河边洗澡。前清光绪10年(1884)前,仪仗队训象所历年都在这一天设置仪仗仪式,以鼓乐引领,驱赶大象到玄武门外的西水岸洗澡。观众如潮,相当壮观。
6月6日左右,大多数郊区农民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表示:“6月6日,看谷秀”。有些人甚至把这一天称为“虫王节”,向那些在田野和庭院中燃烧的人提供祭品,希望防止昆虫灾害并确保丰收。
七夕节;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俗称“七夕”。根据传说,这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每年一次在银河中相遇的时间。旧时有“讨巧”的民俗,称为“讨巧节”。织女心灵手巧。她曾经教地球上的妇女编织和刺绣的技能。7月7日晚上,妇女们在庭院或花园里与凡人见面,焚香并崇拜银河和双星,默默祈祷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幸运而巧妙。女孩们希望自己长得更漂亮或嫁给如意郎君。年轻女性希望早点生孩子或得到丈夫和公婆的青睐。
早些年,每逢七夕节,梨园都会上演《鹊桥会》或昆曲《长生殿》和《天河配》。
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夏媛节相同。
中秋节是道教的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皇帝魏紫的生日。中元节,也称为中元节,是元朝中期赦免罪过的官员的生日。夏媛节,又称夏媛水关节,是夏媛水关洞的生日。太上老三官道经云:“天公佑民,地官赦罪,水官纾厄”,“众生皆受天地水官管”。在中秋节,道观,如地安门的火神庙和西便门外的白云寺,照例举行“祈福好运道场”,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佛教徒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盆景,这一天也被称为盆景和盆景。晚清时期,北京有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春寺等840多座寺庙。在条件允许的地方,都举办了不同规模的玉兰俱乐部和中原法学俱乐部。民国以来,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地历年都在此时举行“阵亡将士纪念仪式”。范(喇嘛)、陶(道士)和禅(和尚)三部经文被用来提供“陆海空军阵亡将士”牌位供公祭。
在中秋节期间,老北京举行了造船、放荷花灯、荷花灯、祭祖和唱“迎京戏”等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中秋节和团圆节,俗称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在三秋,因此得名“中秋节”。《李周》中说:“仲春时节,鼓手们崇尚优雅,以迎接夏日的酷暑;中秋之夜如云迎寒。“据说中秋节在汉代形成,到了唐代,诸如台上赏月、划船和对月饮酒等活动已经得到了推广。北宋太宗时期,正式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在节日里,有祭祀月亮、拜月、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这些习俗自明清以来一直在首都沿袭。
中秋节各种水果成熟上市,一些老北京人直接称之为“水果节”。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有吃月饼的传统习惯。节前,北京各大糕点店都及时销售中秋月饼,主要有“自来红”和“自来白”,品种繁多。吃月饼作为节日礼物以增加亲戚和朋友的习俗代代相传。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俗称“重阳”。古人认为九是正数,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重阳节。远在三国时期,重阳之名就已出现。自魏晋以来,重阳节就成为中国人非常重视的节日。
在古代,重阳节的活动很丰富,比如爬山、赏菊、喝菊花酒和插茱萸。在明朝,故宫从九月初开始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皇帝亲自爬万寿山。民间百姓也争相效仿。在重阳节,人们会带着酒和茶具到香山或灵仙宫,举行宴会并坐在国保庙的高架子上。
在清朝,北方城市的居民爬上了真觉寺五塔的金刚宝座。程楠的居民经常去左安门法藏寺的托米塔爬山。此外,更多的游客是阜成门外的钓鱼台。重阳节过后,天气越来越冷,树木和花卉很快就要枯死了,所以人们把这一举动称为“辞职”。
爬山时,我们会像往常一样野餐,主要是用松枝和松塔燃烧,围坐在一起吃烧烤,喝白酒和菊花酒来增添乐趣。文人和诗人都有即兴创作。
民国以后,这种习俗逐渐淡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只留下了老人们的传说,民间没有实际活动。重阳节前后,民间只留下了吃烤羊肉、涮羊肉和花糕的习俗。
冬季服装节
旧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又称鬼节,是一年中三大鬼节之一。老北京人照例会给逝去的祖先“送寒衣”。
清末明初,大多数北京人遵循旧习俗,在十月初一之前到南直店购买寒衣纸。这是一种彩色蜡纸,粉色带白色图案,白色带紫色图案,黄色带红色图案,并且是素色的。简而言之,它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一般都是剪成布条状,有的剪成衣服裤子,有的不剪,直接用纸钱和钞票包起来包着烧火烧。
年鉴
旧社会,十月初一,秦授予历法。《燕京年谱》:“十月颁历后,宪书在大小书局有售,屈、项间亦有负箱者。”
皇历即“宪书”,又称“通书”。清末明初,市场上出售所谓的“大新年历”,上面印着“清光绪全集”和“民国全集”。
整本书日历以外的部分称为“序”,有些序比正文还多。
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家训》都附上了。民国以后,出现了当代伟人的画像和文明婚礼的照片。
在日历部分的标题上,有一个火车表(仅按站名顺序排列)和一个神和佛的圣诞节日期表。日历是基于农历的。
人们买下这本百科全书后,首先用毛笔在封面上写道:“晚上在灯光下可以看到一切”。
这本“通书”一直出版到1949。
冬季至日
冬季至日(阳历12月21日或22日)是农历九月的开始。古人认为白天变长、阳气上升是吉日。因此,这是值得庆祝的。明清两代的皇帝都有祭天的仪式,称为“冬至日郊”。在皇宫里,有一个仪式,数百座寺庙向皇帝表示祝贺,他们还互相扔刺互相祝贺,就像新年一样。但是民间并不把冬天的至日当作一个节日,而是有一些适时的活动。
在冬季至日的那一天,史静的一条林荫大道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法会。元初道士摇头晃脑取经,上桌为佛祖祝寿。道教认为元初的佛像象征着混乱,道教精神在一世纪并没有出现。古代人有吃馄饨的习俗。事实上,“馄饨”与“混沌”谐音。古代人把吃馄饨扩展到打破混乱和开拓世界。
在冬季的至日,人们有粘贴“九九寒潮图”的习俗。《消寒图》记载了初九以后天气多云转晴,以此预测来年的丰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