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的历史演变
“怀”字出现在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中。历史上淮河、长江、黄河、吉水并称为四渎,是单独入海的四大河流之一。
春秋时期的地理著作《愚公》记载:“淮河从桐柏引出,东接泗、伊,东入大海”。
古淮河和今天盱眙西部的淮河大致相似。过盱眙后转向东北,向东经淮阴,在今涟水县天梯入海。
当时淮河没有洪泽湖,主航道又宽又深,淮河沿岸也没有堤防。
南宋建炎二年(1128),为阻止金兵南下,东京(今开封)守备司令杜充在河南省蓟县与滑县城之间人为决堤,致使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河水从泗水流入淮河。南宋邵熙五年(1194),黄河决。此后,淮河长期被从海上夺取,大量泥沙和淤泥堵塞了出海口。盱眙和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了这个洪泽湖,冲上淮南大堤的溢流坝,沿三江进入宝应湖和高邮湖,从三江夹江经邵伯湖进入长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淮水洪泽湖以西的干流大致类似于今天的淮河,下游流经江苏盱眙县后转向东北,经过淮安市响水县南部的天梯。
当时的沂河、蜀河、泗河都是淮河的下游支流。
由于黄河“善淤、定、运”,不仅多次从北岸决口,淤积海河平原,河道向东北迁移,而且多次从南岸决口,淤积淮河平原,河道向东南迁移,取淮河入黄海。
黄河攻占淮河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约50km。淮河故道淤塞后,淮河从入河口进入长江,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成为淮河流域的区域。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再次北移,从山东大清河改道进入渤海。而淮河入海的老河道已淤积成一条废弃的高出地面的黄河,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
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决口北上,经山东利津进入渤海。
黄河攻陷淮河的1194 ~ 1855时期,黄河多次从南岸决口,黄河从淮河北岸支流进入淮河干流,直到明清时期才形成相对稳定的河道。
1938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阻止日军西进,* *当局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南堤,黄河干流从何英河进入淮河。直到1947年花园口被堵,黄河泛滥九年,淮河北岸的支流再一次被普遍破坏。
受黄河长期侵占淮河的影响,地形地貌和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吉谷、巨野河、梁山湖已经消失。河床普遍淤塞,留下废弃的黄河河床。形成洪泽湖、南四湖、罗马湖等新湖。
因此,建国前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或无出路,造成“小灾小雨,大灾大雨,大旱无雨”的局面。
中游的水不来,下游的水不流出。这是一条难控制的河流。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长江与黄河之间,东经111 55 ' ~ 1 25 ',北纬30 55' ~ 36 36 '。盆地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
流域面积274657平方公里。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老鸦岔,东流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下游为水三路。
主流经三河闸流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河入长江,从而进入河道,全长约1,000公里。另一路出洪泽湖东岸高良涧门,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8km。第三路出洪泽湖东北岸的赫尔门,到胡爱书河北岸的连云港市,经临虹口流入海州湾。
2003年,淮河航道通海,从赫尔闸下游,靠近苏北灌溉总渠北岸。
淮河大体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最终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
在盆地西部,豫西伏牛山脉与黄河支流罗易河流域和长江支流汉水河流域相隔。北部以河南郑州至兰考的黄河南堤和兰考至废黄河口的废黄河南堤与沂沭泗河流域相隔;南至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桐柏山、大别山及杨桐运河、东川昌河及汉水、万河、巢湖、滁河;黄海东部。
因为苏北平原,李运河以东,废黄河以南,运河和东川厂河以北,面积22440平方公里,水向东直接入海。淮河实际汇水面积164560平方公里。
淮河安徽段,位于淮河中游,起于豫皖交界的红河口,止于皖苏交界的红山头,全长430公里。
淮河以北是黄淮冲积平原,平坦辽阔,土层深厚。地面标高45米至13.5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1/5000 ~ 1/1000。
北部萧、蜀、苏、陵、泗四县有低山和残丘,海拔一般在50 ~ 100米,萧县关山最高峰408米,淮北市象山最高峰342米,苏县旱山312米,泗县平山165438+。
淮河两岸有海湾、洼地、湖泊,是淮河的滞洪排涝区。
主航道流量:洪河口至正阳关小于1000立方米每秒,正阳关至窝河口小于2500立方米每秒,窝河口以下至洪山头小于3000立方米每秒。
海峡两岸有许多支流。
左岸有红河、古河、何润、何英、西飞、贺娟、郭河、胡同、何穗等。,以及大型人工河、新汴河、新茨淮河,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平原河流为特征。右岸有石关河、丰河、蓟河、淠河、东河、何瑶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均发源于江淮分水岭北侧,流量短,具有山区河流的特点。
淮河沿岸湖泊众多,分布在支流交汇处附近。这个湖很大,但水不深。左岸有八里湖、焦刚湖、四方湖、相见湖、沱湖、天镜湖。右岸有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胡艺湖和阳湖。
安徽淮河一带,历史上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哨皮(今安风堂),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灌溉了数千亩田地。通济渠,贯穿苏州、灵思、苏州三县,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追溯到汴梁河,与运河相连,沟通江淮。是当时水运的通道。从12世纪开始,经历了600多年的黄河夺淮,最后被废弃。
到1949年前,淮北地区水系紊乱,河沟淤塞,塘沟多被夷平;淮河干流淤积较浅,有洪泽湖支撑,浮山以下河底呈倒坡状,通气困难。
该地区洪水频繁,甚至干旱、蝗灾,光秃秃的土地绵延千里。“大雨是大灾,小雨是小灾,干旱无雨”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1949后,对淮河干支流进行整治,开挖排水沟,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统。
淮河流域东临黄海,西、南、东北分别被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沂蒙山环绕,山海之间是一片广阔的平原。
丘陵地区约占流域面积的1/3,平原地区约占2/3。
淮河流域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600 ~ 1000 m之间,豫西最高入山石为2153m。
淮河流域上游两岸丘陵起伏,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中游平缓,湖泊、洼地多;下游地势低洼,湖泊星罗棋布,水网纵横,河道纵横交错。
淮南主要是丘陵地区,西部大别山最高的是白马尖和天堂寨,海拔分别为1.774米和1.729米。大别山以东,地势明显降低,丘陵连绵,向东北延伸至洪泽湖以南,成为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海拔一般在50 ~ 100米左右,300米以上有丘陵。比如张八岭的北将军山399米,怀寿县下面还有浅山。
淮河干流坡度平缓,平均为0.02 ‰,沿途流经峡山、京山、浮山三峡。情况很危险。
正阳关受甘孜河上游所有山区的水,总控制面积91.620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路归正阳”之称,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嵩山是淮河的主要洪水源头。
淮河是中国南北的天然分界线。中国1℃等温线和800 mm年平均降水量线沿淮河和秦岭分布。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过渡带,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南为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16℃。
气温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变化。
极端最高温度为44.5℃,极端最低温度为-24.1℃。
蒸发量刚好比北大小,年均水面蒸发量900-1500mm,无霜期200-240天。
淮河流域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大气系统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发生水旱灾害。
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920mm,分布自南向北递减,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陆。
流域内有三个高降水区:一是伏牛山区,年均降水量1000mm以上;二是大别山区,1400mm以上;;三是下游近海区,1000 mm以上。
盆地北部降水量最少,在700毫米以下。
降水量年内变化很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降雨量的3-4倍。
降水量的年内分布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80%。
淮河流域5-8月的汛期,通常三个月降雨量在500-600毫米,尤其是6-7月,是江淮地区特有的雨季,降雨量可持续一两个月。
范围大,覆盖全流域;多雨年和歉收年交替,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
研究淮河灾害史,发现近530年来流域性洪水有131次。
其中,洪水平均每三年一次以上。
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黄河下游的泥沙加剧了淮河排泄不畅的地理特征,使内涝成为淮河洪水的重要形式。
台风(包括台风倒槽)、低涡切变、南北切变和冷切变线是产生淮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前两者居多。
雨季前期以涡切型为主,后期有台风参与。
台风路径覆盖整个流域。
暴雨的趋势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大体一致,台风暴雨的中心移动与台风路径有关。
冷峰暴雨通常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涡旋暴雨通常由西南向东北移动。随着南北气流的交汇,切变线或锋面南北、东南西北摆动,暴雨中心随之移动。
比如1954的7月,几次暴雨都是低涡切变线造成的。暴雨首先出现在淮南山区,然后推进到西北部的鸿儒河和沙英流域,再向东移动到淮北地区,最后消失在苏北地区。
一次降水过程波及整个淮河流域。
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淮河流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冬春季干旱少雨,夏秋季闷热多雨,冷暖变化剧烈,早期涝灾。
年平均气温11 ~ 16℃,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月平均最高气温在25℃左右,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0℃,出现在65438+10月。极端最高温度可达40℃以上,极端最低温度可达-20℃。
淮河流域年平均降雨量965,438+065,438+0 mm,总的趋势是南大北小,山区大,平原小,沿海大,内陆小。
淮南大别山区淠河上游年降雨量最大,可达1500mm以上,而毗邻黄河的西北地区不到680mm。
东北的沂蒙山区虽然位于盆地的最北部,但由于地形和临海的原因,年降雨量可达850 ~ 900毫米。
汛期为5月15日至9月30日,平均降雨量578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3%。
年内降雨量差异很大,1954、1185mm和1181mm分别在1966、1978,只有578mm。
水资源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62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374亿立方米。扣除它们相互补给的重叠部分,水资源总量为854亿立方米,平均占用450立方米。
淮河流域各类水源工程年供水能力约45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11000亿立方米,保证率50%,中等干旱年份缺水41000亿立方米,保证率75%,特别干旱年份缺水1106亿立方米,保证率95%。据预测,2000年将会很短。
淮河流域地表水总的分布趋势是南大北小,同一纬度山区大平原小,平原面积沿海大内陆小。
整个淮河流域水能储量151000 kW,可开发装机容量约90万kW,已开发近30万kW。
主要分布在上游支流,由于汇水面积有限,径流量小,电站装机容量大部分在654.38+0万kW以下。
矿产资源
淮河流域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初步探明煤炭储量700多亿吨,主要集中在安徽省淮南、淮北、豫西、鲁西南、苏北等矿区,煤种齐全,煤质好,埋藏浅,分布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
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8,一批新的大型矿井正在建设中。
流域内火力发电较为发达,大型坑口电站正在建设中。
这些煤电产区不仅为本流域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大量能源,也是长三角和华中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苏北沿海是我国重要的产盐区,盆地内的苏北、淮南、豫西已发现多个大型盐矿,可大量开采。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省的35个地(市)和189个县(市)。沿淮城市主要包括南阳东部、信阳、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淮安、扬州。
北方除了六安、滁州、淮安、盐城流行江淮官话外,其余都是中原官话。
1997年总人口1604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94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m2的4.8倍,居各大流域之首。
流域耕地面积18326万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8496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3%。
农业产值2844亿元,人均农业产值1812元,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345元。
淮河流域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5年全流域总人口为1,71.7万,平均人口密度为636人/km2,居全国各大流域之首。
淮河流域的工业主要是以煤炭、电力工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和纺织工业。
建成了淮南、淮北、平顶山、徐州、兖州、枣庄等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1997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8,是我国最大的黄河以南煤田。
流域火电装机容量近2000万千瓦。
还包括煤化工、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等轻重工业和郑州、徐州、商丘、连云港、淮南、蚌埠、济宁等一批大中工业城市。
淮河流域有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贯穿东、中、西。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盆地北部;还有晋陕石铁路、蚌埠合福铁路、新长铁路、宁安铁路等铁路干线。
内河航运包括年货运量位居全国第二的南北京杭大运河、东西走向的淮河以及平原地区的支流和下游水网。
连云港、日照石臼等大型海运码头不仅可直达国内沿海港口,还可通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