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起源
中国的农历是以太阳和月亮为基准的,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太阳周期。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需要对太阳的运行有严格的认识,所以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制定了“二十四节气”。
农历的起源
从古干支时代到清末开历(公历),历史上多次修订。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65,438+002多种历法,对中国的文化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干支历(照片)、夏历、商历(阴历)、周历、西汉的太初历、三通历和隋朝的帝王历。
古人观察天象的运动规律,古代采用干支时代。据明代历史学家万明英介绍,这是他根据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明确记载,确定干支为帝家时发明的,在其著作《三戒会》中有详细记载。树干和树枝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的出现,这种历法是用来用数字计算年龄的。入夏后,多轨历法出现,即各地诸侯、部落也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四时为纪年的历法。秦汉时期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汉武帝元年,闰月放在一年中不含气的月份作为上一个月的闰月。汉初,中国历法出现重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成为相对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指示、、罗等人商议创制《汉历》,汉武帝用七年时间完成。当年5月,年号改为太初(即太初元年),这套《汉历》颁布实施。后人把这种历法称为“太初历”,后来刘欣写了“三历”。这两种历法的重要特点是纪年一体。一年中的整数天是365天,不再是以前日历中的366天。用“加法”代替以前的“减法”来调整时差。年龄周期的开始是相当固定的,闰月可以通过数学计算确定。
民国成立后,采用公历,既采用公历又采用民国历,废除了中国的传统历法。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标记年份。但保留了我国的传统历法——夏历,并于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编制与颁布》。1970后,“夏历”改名为“农历”。现行农历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推算,是官方年鉴《中国天文年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