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伤寒论》
本文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熟悉原文是学好《伤寒论》的基本功。但由于汉代以前《伤寒论》的文学影响,继承了汉代以前“存文”、“倒装句”、“插叙”、“略引物”的语法。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这些语法,才能理解。所谓“语法节约”。许多原文是用省略号写的。比如只提到一证一脉来概括其余,要联系上下文来读,理解原文的精神。比如“脉浮者可汗,故麻黄汤宜”。为什么脉浮的人还能出汗?还有要不要用麻黄汤?这段原文必须与孙病的第一大纲、第三大纲相比较”...名伤寒》和《第三十五号麻黄汤证》正文,从而明白“脉浮数应麻黄汤”的道理。这样的文章很多,要找个角落看,倒过来看,不然看不懂。所谓“倒装法”,也叫“倒装句”。讨论中的原文多按主证、主脉、主方排列,或提示病机、预后、治法、禁忌等。这是一个序列,很容易读懂。但有些文章不是,也不一定按照上述顺序排列。比如“伤寒心下有水汽,咳嗽微喘,发热不渴,服过汤者口渴,此寒去而缓解,以小青龙汤为主。”本文小青龙汤主句应移至“发热不渴”句下,可与全文衔接。在讨论这类从句时,应根据语法原则将闪回句改为时间顺序的意思。所谓“叙事法”,就是插入其他脉证,或叙事狂,或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比如“太阳黄,脉沉,腹硬,小便不利。它是不流血的,排尿是利己的。疯人之类的人都有血证,这就是汤的主人。”摘要:本文介绍了黄贮血证的证治,并提出了三个脉络并列的利弊,从而鉴别出贮血证。这种规定有六经,要分清楚。所谓“以客为主”。也是“省文”之类的。关于六经辨证,《提纲》中描述的主证、主脉,在后来的文章中多有省略,如“太阳有病,脉浮,头强而痛,但恶寒。”之后,每当提到“太阳病”这个词,就包含了本文的脉象。又如“不渴利己者,属太阴,因其脏而寒,故宜温。”服务四代是合适的。“原文的中心意思是讨论月子病的治疗。所以“属太阴月”一词包含了“胃饱则呕吐,食不下则白痛,胃利己则白痛”的主证,其“利己不渴”省略了主证。这种规定必须结合对太阴病大纲的理解。以上是理论上常见的几种语法,要熟练掌握。但更重要的阅读方法是熟悉六经的总纲、各经的提纲、有据可查的条文、重要的辩证条文等。,必须通读。比如桂枝汤证候的规定,要列出桂枝汤前后的主证、兼证、变证;看辨证的文章,如麻黄八证、胸痹三证、柴胡四证等,要看对其了解的程度。同时,对重要方剂的组成、主治、功能、禁忌症、剂量配比、具体煎药方法等要熟记,做到基本通读。要明确熟读的目的是学习和继承《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掌握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理论中的病、证、方、证、法、方,辨证论治的原理和灵活性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明白。比如辨证方面,原文说:“利己不渴者,属太阴。”“渴利己之人,属少阴”,“不擅小便之人,也无血,小便利己,狂之人,血也真”,“汗出后,恶寒之人,也亏”,等等,都是“锤”的意思。再比如“呕吐发热,小柴胡汤为主”的治疗。这里的证虽然只有一个,但却是主要的,所以“见一个证就不用知道了”,也就是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比如用药方面,大青龙汤麻黄用六两,麻黄汤只用三两;麻杏石干汤里的石膏有半斤,大青龙汤里的石膏有一个鸡蛋那么大。真武汤用姜,理中汤用干姜,都是姜,只是干和鲜的区别。如果两者互换使用,就失去了制度的初衷。这些东西只有熟悉之后才能运用自如,才能达到读书的好处。首先要了解《伤寒论》的理论渊源及其与《内经》的内在联系。因为《伤寒论》是一部继承《内经》和《难经》理论,收集汉代以前的方剂,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论著。所以《内经》中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的具体运用,大多落实在《伤寒论》中,如“病本于阳”、“病本于阴”的总纲领,其实就是阴阳皆事这一学科的体现。在六经的病理变化中,阴阳有根,有增有减,有转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六经辨证、三阴三阳辨证、三阳之气盛、三阴之气衰、三阳之阳热证、三阴之阴寒虚证,皆源于《内经》。同样,六经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实际上也起源于脏腑学说;六经的循环乃至病变都属于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因此,学习《伤寒论》,溯源《内经》,有助于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第二,要加深对六经辨证基本规律的认识。六经辨证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六经主证,二是六经同时变异证。六经病的主要证候包括太阳病的表寒证、阳明病的里热证和少阳病的半表半里证。脾阳虚寒太阴证,肾阳虚寒少阴证,虚实夹杂寒热厥阴证。这种六经之证,必须从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方面详细阐明。主证明确了,就有了认识和改变证的基础。六经变证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太阳病的转化,实证传到阳明,虚证容易沉入少阴。表寒之证偏向阳明,即表寒结阳、表寒结热、表寒结热、纯热。相反,太阳表寒虚证容易陷入阴虚。因为寒能伤阳气,也能导致水邪内滞。所以表寒证的演变,一是卫阳不足,二是表阳不足,如桂枝加附子汤证;一种是因阳虚停水,如桂苓疏肝汤证;还有真武汤。由此可见,太阳经并发变化的复杂证候,是由于仲景根据六经的生理病理,以及他的误治,反复论述,洞察套路的变化,为人处世的表现。还必须指出的是,为了加深对伤寒原意的理解,要选择合适的注释书,浏览各种注释,进一步帮助加深理解。其次,读张志聪的《伤寒论》。它通过提炼总纲、明确主旨、条块结合、讲得通来学习《伤寒论》,便于初学者掌握《伤寒论》的概况。重读柯云伯《伤寒论》到苏姬,他主张勤于编纂仲景旧论不一定,重要的是学习仲景的辨证论治方法。读后可加深对伤寒方证的理解,对临床大有裨益。最后可以读读游在静的《伤寒论集》,通过临床实践,从《伤寒论》的条文中学习仲景的立法和治法。理解伤寒的治疗方法为什么成立是很实际的。总之,程溯其源,张统其全,柯察其妙,尤析其法。如果能借鉴其他方法,我们对《伤寒论》的理解就会上一个新台阶。另外,学习《伤寒论》时,一定要结合伤寒论。《伤寒论》在寒性和微温性上有详细论述,对六经寒证有详细论述,是伤寒理论的特长。但对温病的论述是不够的,必须结合温病学理论,将寒热两种理论进行整合。《伤寒论》注释最好的是叶的《伤寒论》、薛的《湿热论》和的《伤寒论》。历代注射伤寒的人,大多沿袭文献,局限于《伤寒论》,而伤寒专家则跳出了伤寒的圈子,看到了伤寒的不足,解释了其措手不及。这种注重学术发展的研究方法值得称赞。第三,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应用落实在一个“用”字上,这是学习《伤寒论》的最终目的。日本学者浅井在指导他的师傅时说:“学习《伤寒论》时,要把它看成一个病人,病人就是《伤寒论》,和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伤寒论》。“冯普·元稹强调,我们应该在病人的基础上阅读《伤寒论》。日本人对《伤寒论》的研究以临床实践为目的。这其实是一个提高的过程。陈修园主张白天看病,晚上学习,也强调学用结合。在伤寒方药的临床应用中,需要逐一探索,掌握各方药的病机和主治,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当归四逆汤是手脚冰凉、脉断肠者的主方。据此,“手脚冰凉,脉细数”的脉象病机为“血虚肝寒”,常用于冻疮。但从“血虚肝寒”的病机来看,笔者用此方治疗痛经、无脉症、坏疽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一个“口腔病”的病例,每年冬天患者的嘴唇、鼻梁、耳朵、手掌关节都是紫黑色的,深色皮肤逐渐恢复正常,直到第二年春天。病情一年比一年重,经过补气活血治疗无效。根据其临床症状,冬寒发病,血虚寒凝,故用当归四逆汤原方。服用25剂后一切正常,当年没有复发。这个方子之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是因为虽然病证不同,但是“血虚肝寒”的病机是相同的,所以不同的病可以一起治疗。在实践中,要把理论中的当事人一个一个比较,找出一类中有代表性的当事人。例如,有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桂苓疏肝汤等。,均可温阳利湿,健脾渗湿。在具体应用中,要结合每方的组成和主治作用,结合临床反复验证,获得理论和实践证实的信息,再从相似方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一方。在这类方中,桂苓疏肝汤可作为桂苓汤的首方推广,用于治疗脑积水,可与补肾药物或止泻药物配伍;治疗肺心病可与二陈汤或真武汤合用;对于胃液潴留,可与六君子汤同用;治疗肠炎,可加健脾固涩药。根据其组方原理,阳虚者加附子,气虚者加人参、黄芪,脾虚者重用术,湿者加减水药,以一方为中心,反复验证,灵活准确运用。此外,我们必须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掌握每一方的适应证。比如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就是脾胃同病,湿热并存,气机阻滞。如果用于治疗痞满证,舌苔会黄白,微腻,这是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全方味苦、苦,有半夏、干姜。如果舌苔发黄,应禁用生姜和夏季的刺激性味道;如果舌苔少红,含有阴虚热盛,一定不能贸然敷用。因此,临床使用半夏泻心汤更适合消化系统疾病和病理性寒热。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和慢性肠炎。湿热并存的地方,舌苔黄白,这是本方的特色。还必须指出的是,伤寒方药的临床应用要参考原方的用量,如桂枝汤、白芍的用量,大青龙汤麻黄与石膏的配比等,有其特定的意义。煎煮方法也很重要。如附子泻心汤要用“三黄”浸泡,与附子同煎,一取其稀味,一取其稠汁。如果不遵循煎药方法,就会失去药方的意义,影响疗效。总之,在学习《伤寒论》和运用《伤寒论》方药时,要持之以恒,反复体验,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俗话说,“与其熟悉王叔和,不如有更多的临床证据”。所以学习《伤寒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边学边用,学用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