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造天干地支有什么用?

年、月、日和时间由12天标记。

什么是干支?树干的意思是树干和树枝,是古人用来表示秩序的符号,是天干地支的统称。

“天干”的数字顺序为10:A、B、C、D、E、F、G、辛、任、归;“地支”有12个数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比如用12来度量时间,把一天分为12天,一天等于2小时,子时间(从11 pm到第二天1 pm),以及1 pm到3 pm是丑时间等。古人还根据动物出没时间规律,将12代表动物与12小时相匹配。

相传在黄帝时代,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干支守日法。这种记日方法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从未中断过。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系统阳历。例如,1988中的元旦是毛毅的日子,此后每60天(3月1,4月30日,6月29日,8月29日...)是毛毅的日子;65438+10月2日是陈冰日,此后每60天(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是陈冰日。同理,知道1987元旦是耿旭日,我们也可以往前算。

现在,很少使用一年中的时间、日期和月份。但是,为了照顾民俗,我国的历书仍然使用一年中的时间。

天干地支合起来可以形成60枝(也叫60花),古人常用它来标记年、月、日。树枝和树枝更多的是用于约会。在60个分支中,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a和子分别在枝头,甲子到癸亥,正好是60年的周期,1花甲子。习语“60岁以上”的意思是60岁以上。

一个钉子结束后,另一个钉子又开始循环。有句古诗说“一僧不知甲子数,一叶知天下秋”。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史书上提到的都是多年的干支。

12种动物用来标记干支年,与之相对应,分别是:子(鼠)、丑(牛)、阴(虎)、毛(兔)、辰(龙)、斯(蛇)、武(马)、卫(羊)、申(猴)、胡。生肖,是从历年借来的,是12生肖,也叫12生肖,比如肖叔生于次年,肖牛生于丑年,等等。

除了神话中的龙,其他动物都与人类关系密切,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生动的形象便于人们记忆和计算岁月。干支年比较难记,鼠年牛年不容易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