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_成语“信口雌黄”的来源和主角是谁?
使用
用来形容毫无根据地胡说八道。
意译
信口开河:说话不假思索。
雌黄:古代用来涂抹错别字的颜料,后指任意篡改。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小心改变自己的讲话。
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秋,是晋代在《文选》中引用的刘墉的话:“王彦之言朴实,振振有词,不安其意者更易学,时号为‘口中雌黄’”。后来演变成“信口雌黄”这个成语。
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上流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西晋大臣王彦就是著名的清谈家。他从小就能说会道。他是著名文学人物单涛家的客人。所有人都称赞他英俊的外表和优雅的举止,但单涛叹道:“就是这种人,将来会耽误了这个世界!”成年后,王彦擅长用老庄的理论解释儒家经典。他说话的时候,满嘴都是空洞的抱怨。他说话轻声细语,每次遇到不对的地方都漫不经心的随便改。因此,人们称他为“信口雌黄”。王燕也是这样做的。首先他看到王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儿嫁给了王子做公主。后来太子被别人陷害,怕牵连到自己,马上写信请求脱离太子。太子冤案真相大白后,被判无期徒刑。之后在“八王之乱”中,王彦受到两位权臣的宠爱,被任命为大臣。他只关心扩大自己的权力,不考虑全世界的人民。西晋灭亡的时候,他也随口说了一句“我从来没有干涉过国家的事务,不是我的错。”但王彦还是生不如死,最后被敌人活埋在废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