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的发音
博于波的发音是qúbóyù。
蘧瑗(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84年后),别名蹇。嵇姓,糜名,袁,字,是个爱国人士。春秋时期,卫国的大臣是大夫的无可指摘的儿子。作为孔子的朋友,他是孔庙东宫第一,后人追称黄皇后。
卫献公开始做官,到了为国尽忠的中期,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圣医。他一生侍奉卫献公、卫殇公、卫灵公三代君主,主张以德治国。统治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感化人民,体恤民生,是“无为而治”的先驱。他因病去世后,谥号继承了。
纪埋葬的地方:
关于迟的居住和葬地,有卫辉、长垣、贾、濮阳四种说法。《清代河南志》和《民国河南新志》都有记载:在卫辉府城西北的李三君子村,米居住于此,村北有米墓和米大夫庙。
《卫慧史志》古墓载:纪墓位于城西16公里,君子村北1公里处。墓前立有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知府杨的石碑。新编著的《长垣县志》说:迟墓在城南六公里的秋寨村南。墓前有神龛,里面有很多碑文。神龛后有碑文:“圣人黄侯赤公之墓”。1957,城东于波村至今仍有三处石刻和负故乡。孟岗乡有个于波村。
据民国获嘉县志记载,蘧瑗在县城东北五里的白驹村,墓在村北半里,方圆约三十步。白驹村原名智博峪村和君子村。村民们觉得他们活着,不忍直呼其名,即以墓前的大柏树命名大柏树村,而“大”就是“巨人”的意思,于是改名为白驹村。民国22年,县令邹家钰撰文立碑。这座坟墓已经消失了,遗骸还在。
《濮阳县志》记载蘧瑗故里在濮阳县曲村乡曲村。曲村原为阿香村,为推广简化字于1958更名。因为曲村有纪念蘧瑗的古代庙会,所以流传了两千年。埋葬地点到底在哪里,我不敢贸然肯定或否定。各地有没有米家的后代,有待后世先贤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