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烈士名人陵园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湘西平山荔枝峰脚下。章太炎生前仰慕张煌言,说“生若异时,死时为邻”。1936去世,棺材暂在苏州。1955年,江浙两省组织治丧委员会,于次年4月1日将灵柩移至杭州南屏山荔枝峰,于4月3日公祭下葬。墓室为青石圆形,土封,水泥封顶,四周翠柏环绕。墓前有小篆题字“章太炎墓”。铭文是1915章太炎自己的印章。墓毁于1966年底。198110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尸骨被发现并重新安葬在原处,墓像以前一样古老。1989年,章太炎纪念馆建在墓旁。
张煌言墓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湘西平山荔枝峰脚下。张煌言(1620 ~ 1664)题名沧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是举人,也是文学家。南明元年(1645),钱等人反清,任鲁王监国,镇守浙江沿海。兵部部长的官员。李咏十三年(1659),与郑成功会师,进入长江,攻打南京。康庆坚持了19年。清康熙三年(1664),战败隐居于南天玄鳌岛(今象山县南)。不久被捕,杀于杭州碧窖坊,葬于西湖南坪山荔枝峰脚下。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忠义英雄。该墓毁于1966年底,于1983年在原址恢复。墓室为圆形砖砌,两侧分别为同时去世的罗子穆、杨、墓。墓两侧有石马、羊、狮。墓的左前方是张苍水殿。
卫匡国墓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西湖区老东岳大房井天主教神父公墓。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1607 ~ 1661),原名马蒂诺·马蒂尼,卫匡国是他的中文名。他是明末清初有国际影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1643年来华传教,先后到杭州、宁波、金华、兰溪、广州等地传播欧洲文化,向欧洲各国介绍中国文化,促进中西科学文化交流。有相当多的书。清顺治十六年(1659),在杭州中山北路(今441号)建天主教堂。死于1661,葬于大坊井天主教神父公墓,墓旁有古樟树。
盖叫天墓
位于丁家山脚下,西山路旁。盖叫天,原名张英杰,河北保定人,中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1971年1月65438+5日,因为文革中的迫害,他怀着一颗苦涩的心死在了杭州。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了盖叫天墓,将盖叫天的骨灰安葬于此。墓前门楼及石牌坊上镌刻着“学而优则仕”(黄书),对联“名闻岔路口,佳作惊人”(书),对联“雁北真英雄,江南活在”(陈毅执笔,沙孟海执笔)这是对盖叫天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最好评价。
俞樾墓(含尤太仙殿)
位于游台山山麓。俞越(1821 ~ 1907)德清人。清进士,道光进士。晚年在杭州讲学京京经社,著作有《春在堂全书》四百九十卷。古墓被毁,1978修复。
游台仙堂,原为国学大师俞樾(俞屈原)所建,位于游台山脚下,原法庙附近。据《游台仙堂笔记序》记载,姚死后,其妻葬于钱塘右泰山,余屈原在墓旁建三间房,名游台仙堂。俞屈原去世后,他的一些手稿曾在这里保存下来。现在又在原址附近重建了游台仙堂,与北面的余屈原墓遥相呼应,纪念这位安葬在杭州的近代著名学者。
陈墓
位于俞樾墓右侧。陈(1857-1948),本名萧氏,贵州桂阳人,清代光绪进士。庚子年(1900)曾任顺天知府,后历任漕运总督、河南总督、江苏总督、四川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清朝前夕,陈葵-龙因病退沪,于1948年8月病逝,当年葬于杭。该墓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遭到严重破坏。现在,该墓及其周边环境已被清理干净,墓的原貌得到了妥善的恢复,与余屈原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陵园。
秋瑾墓
秋瑾烈士墓,位于西冷桥南端,历经十次迁徙,于1981重建。墓顶矗立着一座英姿飒爽的汉白玉宝剑秋瑾烈士像。墓前石碑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女中豪杰”四个大字;背面有鉴湖女英雄邱俊的墓表,详细描述了这位女英雄的革命生活。
秋瑾不仅是追求真理的革命先驱,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那句“秋雨惆怅”是她的遗言。在西樵桥畔,面朝西湖,在前秋舍遗址前,有一座由十二根朱红柱子组成的四角亭,是为纪念秋瑾而建的雨亭。
龚追玉墓
龚(1622 -1685),字,祖熙,号岑,杭州人。曾任山东刺史、江南刺史、太常寺刺史、光禄寺刺史。康熙二十四年(1685)病逝于京城。宫为官期间,清正廉明,不畏强权,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深受人民爱戴。龚玉玉也是清初著名的藏书家。
龚墓是西湖景区乃至杭州地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清代士大夫墓葬遗存。周围山青水秀,环境幽静,树木葱郁,宁静宜人。龚墓坐北朝南,面积约960平方米。整个墓道长62.7米,依山势建成七座桥台。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无边无际、深邃肃穆的感觉,气势磅礴。墓前的华表、牌坊、碑亭、石羊、石马、石虎、翁仲等都保存完好,于8月1997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小小墓
春天,西湖孤山上新枝萌动,山越来越茂盛。在北麓,西陵桥边,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古亭,就是为纪念六朝、南齐时期杭州著名歌妓苏小小而建的“木彩亭”。亭上有“六朝金粉车何处去,才子辈留清陵”“千年功名留古迹,六朝风流过西陵”的对联。
岳飞墓
岳飞墓,又名月坟,位于栖霞山南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明代在景泰改名为“忠烈寺”。经历了元、明、清、民国的兴衰,代代相传至今。现存建筑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修,1918年大修,1979年全面翻修,使岳庙更加庄严。
于谦墓
于谦庙墓位于西湖三台山脚下,分为墓区和庙区两部分。四周翠柏环绕,十分肃穆。
于谦祠堂由序厅、正殿、生平事迹厅和兵器室组成。同时整理于钱年表、世系表、清代所绘于谦夫妇画像及于谦铜像。同时,以图片、照片、史料、实物的形式,分少年志气、勤俭谦让、保本千古四个部分介绍了于谦的远大理想和悲壮人生。神龛后面左侧是于谦墓,两侧是翁仲和石兽。墓前的祭台和石香炉是明代的原始物件。石牌坊上刻着一幅对联,“血不冷,风不止。”祖坟成为了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环境优美的纪念景区。
何方亭和林和靖墓
位于孤山北麓。林和靖(967-1028),钱塘(今杭州)人,北宋隐逸诗人。他在鼓山生活了20年,一生未嫁官员,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在咏梅的名句“影横水浅,香浮黄昏”,流传至今。
何方亭始建于元代,是为纪念林和靖而为元至正元年间的县令陈子安所建。该亭重建于1915,宽8.75米,深8.85米。重檐扛三灶。亭中有《鹤之舞》石刻,为南北朝鲍照所书,字迹为清代康熙皇帝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它由466个字组成,生动地描绘了鹤美丽动人的形象及其能歌善舞的能力。纪念碑高2.4米,宽2.94米。纪念碑上覆盖着巨大的香樟,前面建有石栅栏,正对着蠡湖。亭外植梅,是湖上赏梅的景点。
鹤亭旁还有林和靖墓,还有林和靖生前所立的“高赫”鹤坟。曾有“梅林归鹤”之称,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林和靖墓在鼓山北麓,何方亭以东,面向西湖。墓旁有许多梅花树。此行正值梅花盛开之时。粉红色、亮白色和亮绿色,几只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着从一朵花摘到另一朵花。
沈秋水墓
沈秋水,一个传奇的女人,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者、报业巨子石的妻子。她捐建的“秋水山庄”至今仍是杭州北山路上的名楼之一。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秋水的墓躺在南山公墓。然而,如今已被彻底铲平,并建起了新的墓地,不禁让人感叹“雕栏玉楼尤在,物是人非焉?”
秋水山庄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位于北山路,背靠葛岭,靠近西湖。是20世纪30年代初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住宅之一。原是著名报人石的私宅,“秋水”即以其妻命名。现在归欣欣酒店所有。
武松墓
丁福先生曾经住在娄宇的一座孤山里。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看到了宋武的原墓,并站在西桥苏小小墓以北20多米的地方。这两座墓,一座温柔贤惠,一座粗犷豪放,同样亲切难忘。
苏曼殊
孤山北麓的一片大草坪中间,有一片枝叶繁茂的矮林,一个叫苏的和尚就睡在这里。据报道,在苏墓的遗址上有一座石塔,它在20世纪50年代被摧毁。现在的石塔是剑形六角石塔,高约2.5米。苏(1884—1918),广东人,现代作家。原名玄英,字子。后来,他是个和尚,名叫舒曼。早年留学日本,漫游南洋。他擅长诗歌和绘画,熟悉英语、法语、日语和梵蒂冈。他曾与张、柳亚子交过朋友,参加过南社。作品有《断红岭雁》、《断簪》等。他还翻译了拜伦和雨果的作品。
郭晓彤墓
孝子郭的墓,一直位于西泠印社与之间草坪上的一棵女贞树下,孤山南麓,距潘天寿铜像约50米。然而墓碑却湮没在草丛中,只露出二三十厘米高的一截,成了游客的板凳。
惠兴
慧星(1870—1905 5438+01),女,姓瓜尔加,满族,白山(今吉林省)人。文珍女子学校(后改名回兴中学)的创办人。校园位于营子门北端,梅清书院旧址位于晋国公隆。(6月26日开工,9月16开学。)有一定的中国文学基础。平时关注国家大事,认为中国女性要想摆脱被压迫的地位,就必须读书写字,提高文化水平,谋生,所以以提倡女学为己任。她死后,浙江将军与浙江巡抚张增景一道,献演建坊,葬于孤山鹤亭后。
胡明甫1929中国科学社将胡明甫遗体移葬于杭州西湖夏衍洞山坡上,蔡元培先生题字。现在的墓室已经过修缮,保存完整,但蔡元培先生题写的碑文已经残缺不全。胡明福(1891-1927),原名孔孙,后改名达,江苏无锡人。作为著名数学家,他是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人。参与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国家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
为了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实现科教救国的理想,胡明福投身于最基础的工作。他说,如果一个人能做三个人的事,或者一天能做三天的工作,那么他的生命就会增加三倍。1927年6月,不幸溺死于无锡,时年36岁。
刘师傅复师墓已不存在,崖上只刻着“师傅复师墓”三个大字。
保存完好的黄杜金生墓、爱国民族企业家杜金生墓等。、马寅初、蒋百里、王映霞等墓。
徐锡麟墓
今在岭南天竺,傅祠原址奏。
徐锡麟(1873 ~ 1907),本名孙波、博生,又名广子。浙江殷珊(今绍兴县)人。清光绪十三年(1907),与秋瑾等革命党人商议,准备在安徽、浙江两省同时起义。5月26日(7月6日),安庆巡校举行毕业典礼,徐锡麟与陈伯平、马商定,严加戒备,召集全体学员,让他们知道起义的消息。当日,徐在安徽伺机射杀傅恩铭,并带领巡校学生攻占军械所。最后因为子弹全被抓了,他去了检查部门。面对庭审,许志什么都不承认,言语庄重,无所畏惧。同一天,他被斩首并被挖出。徐锡麟牺牲后,遗体葬于安庆城北马山。民国元年(1912)65438+10月21,徐锡麟、马、陈伯平三位烈士的灵柩经过上海,在永熙堂举行追悼大会。与此同时,陶也被吊唁。第二天,烈士的灵柩被运到杭州,安葬在孤山南麓。1964年,徐锡麟墓与附近埋葬的陈伯平、马墓分三坛,移至鸡笼山。墓碑同时移动,墓台藏于黄老东路孔庙。1966“文革”期间,古墓被毁,没有石碑。1981年9月,遗体从鸡笼山移至廖峰岭南天竺延福寺旧址。三位烈士的遗体重建在一个祭坛上,各有一块砚台,上面刻着名字和“1981年9月由鸡笼山迁至南天竺”的字样。新墓由三座圆形墓组成,中间为徐锡麟墓,高100 cm,直径400 cm。左边是马墓,右边是陈伯平墓,都是城高80厘米,直径250厘米。都是用大块青石砌成,种上草皮。徐锡麟、陈伯平、马、陶烈士墓
牛皋墓
牛皋墓位于栖霞岭紫云洞口,镇守剑门,陪葬越王墓。牛皋墓重建于光绪元年(1875),毁于“文革”。现在的墓制是1983重建的。墓坐在一个圆形的环里,平面直径3.5米,高度1.8米。墓圈用石条垒起,上面封土,呈馒头状。墓碑上刻有“宋文帝牛皋之墓”,墓后及两侧有半圆形回龙墙,右侧立有清光绪元年秋、八月“重修皇帝牛陵园”碑。墓前有长13.7米、宽3米的墓道,高4米的石牌坊居中。方柱上,徐渭题写“将军气节千古高,英气伴鄂王”对联。毕竟山是安静的。对于一生都在战场上忙碌的武将来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森林的宁静,听听鸟儿的鸣叫,看看山中四季的风景,永远和王月在一起,也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陈墓
陈寅恪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的父亲,著名诗人和爱国者,陈,他的母亲,和他的长兄,著名画家,都葬在西湖附近的九溪牌坊山。1925年,陈选择九溪牌坊山作为妻子和长子的墓地,并在悼念妻子的挽歌中写道,“一旦死去,天使在老年哭泣;如何聚散,誓以同点护湖山。”1937抗日战争爆发,85岁的陈拒绝担任假职,绝食而死。抗战胜利后,陈家帮着把灵柩从北京运到九溪牌坊山,与妻子合葬。
余子三墓云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从第一公园沿南山路向南,向东进入万松岭路,就到了云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对面是浙江大学学生自治协会主席余子三的墓。
杭州革命烈士陵园和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如位于葛岭志国寺边的陈墓、三台山的和玉秋园墓、南坪山下荔枝湾的张苍墓和章太炎墓、鼓山亭边的墓、南田竹、龙井的辛亥革命烈士墓中的徐锡麟墓、陈伯平墓、马墓和陶墓、灵隐法云永的刘大白墓双峰村天马山顶石墓、虎跑山大师墓塔、万松岭书院南侧俞子三墓、西山路丁家山墓、马寅初墓、南山陵园蒋百里墓、王映霞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