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你的判断?
西游记里,孙悟空纵然武功高强,眼光犀利,不但能变七十二变,还能翻筋斗云,还是逃不出如来的五指山。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有这样的灾难。那么,苦读的研究生,没有武功却有科研精神,七十二变不改,还三头六臂,他们有没有预料到自己投稿的时候会被打死?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挑对日期,刚好赶上了评审者的“生理期”。
Marcel Ausloos和其他三位教授研究了《JSCS》杂志在2013至2014期间提交的596篇论文。他们比较了提交日期和命中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神奇的“星期二-星期三”效应。即周三提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接受率也高,而周二的论文接受率最高。如果投稿人不幸选择了周末,那么他们就撞炮了,那两天的拒绝率达到了一周内的最高,可谓“投稿不当”。
这让人不禁要问,投稿真的要看历书吗?看似不理智的结果背后,是什么在影响着人们对一件事的判断?谁负责成败?
让我们用心理学中的SORC模型来谈论这个话题。SORC模型常用于心理咨询领域,是一种行为功能分析工具。但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其作为理解决策和判断行为的依据。
第一,情境因素(Situation)
没有独立于情况之外的判断。在上述投稿事件中,论文的去留取决于投稿人和审稿人之间的情况是否冲突。
通常在葛优躺着的实验室里,研究生被强制作息如下:工作日忙实验,周末忙论文,周一再交导师修改,所以提交时间推迟到周中。此时对于审核人员来说,正好接近工作日的中点,可谓两种情况的融合。
但是,如果你遇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研究生,他会在工作日疲于平衡实验和论文写作,找导师提供修改建议,周末又赶着交稿子,他就很难在“速度”和“质量”之间取得平衡。相对于审稿人的情况,休息日还得加班看稿,让退稿率上升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不同情境下的双方都只选择性地关注自己的情境,而忽略了对方的情境因素,这种感知上的盲点就会成为决策上的制约。
第二,个体因素O(有机体)
当然,除了情境因素,还要考虑个人的能力和性格特质。
有一种投稿人叫“学神”,无论老黄历上写的是什么,哪怕是“不合适投稿”,他/她都能分分钟打出来。还有一个评审员叫“工作狂”。不管今天是什么日子,他/她都可以随时工作,保持一贯的态度。
这时候你要判断论文是去是留,就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对方是谁。
三、反应因子R(反应)
反应因素是在情境因素S和个体因素O的相互作用下出现的,涉及认知、情绪、行为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行为反应,包括初始状态下的基线行为和多次出现的行为模式。
比如一个很努力的研究生写了一篇很糟糕的论文初稿,这就是他的基线行为。经过反复修改,他的论文终于勉为其难,但似乎也没有什么亮点。回顾他大学的毕业论文和学术写作的经历,发现他一贯的行为模式就是在这方面很平庸。这时,根据他的基线行为和行为模式,旁观者也可以初步判断他的论文成功率会很低。
四。后果因素C(后果)
结果因素往往与反应因素相联系,并可能维持反应的延续。继续上面的,这位研究生确实收到了编辑的退稿信,这进一步挫伤了他写论文的自信心,让他继续碌碌无为,甚至最终彻底放弃了投稿的期望,判断自己“永远也做不成了”。编辑多收了他的稿子,对他的下一篇稿子做了一个先验的判断:“你不用看,你做不到。”
这时,如果投稿人能从结果反馈中看到自己的盲点,改变SOR中的某个环节,比如改变投稿时间,转投门槛较低的期刊,提高学术写作能力,松绑自我认知,改变基线行为等。,他可以扭转局势。否则,打也好,失败也好,都只是习得性无助反应的不断再现,我只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而因为不确定性的消失,判决带来的赌博乐趣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