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到1987,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古代:农业史研究的起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历史感极强。中国的农业有几万年的历史,对农业历史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传说中的“神农”和“烈山氏”是农业起源和建立的时代的人格化;《诗经·大雅·晟敏》也记载了周先民弃耕(所谓“后稷教庄稼”)的神话历史。中国古代农业史的记述和农业史的研究主要有:第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农业典籍中,从《齐·姚敏书》开始,就形成了重视史料的搜集和历代农业典籍的引证的传统。大型综合性农书在讨论一个话题时,往往会先列出以往农书的信息,再介绍当下的新成果;一些农业书籍,史料的收集甚至成为其主要内容。比如《农政大百科》引用史料的规模很大,而《授时通考》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一定体系编辑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史料汇编。这一类的书籍往往包含农业史资料的编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中的相关部分。二是历代许多学者对古代典籍中记载的著名农业史料进行了考证,如《三国志·石矛草木虫鱼疏诗》、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清代程的《沟河治理札记》、刘宝南的《九谷考》和《山谷释》。第三,中国古代以“食货”的形式出现了系统的经济史记述[2],其中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的内容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粮食系列中的农业史只是经济史记述的一部分(虽然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农业史记述。农业书籍和类似书籍中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农业史零散、不系统的考证,固然为以后的农业史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不能称之为农业史,只能称之为农业史的起源。

(二)65438+2009年底-1949:农史萌芽。

我国科学意义上的农业史研究,即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指导下的农业史研究,酝酿于19年底和20世纪初,真正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那时起直到新中国成立,农业史研究仍然是自发的、零散的、初步的,农业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史研究的出现不仅与现代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关,而且与近代史特别是经济史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中国现代农学是引进的,不是传统农学的自然发展。鸦片战争后,特别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激烈的竞争和冲击。朝野许多人感到了改革和振兴农业的需要,纷纷引进和引进西方农业科技和工具设施,逐步在中国建立起现代农学。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将引进的西方农学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正确总结和继承中国传统农业遗产。在引进西方农学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罗振玉,研究了《齐姚敏书》、《农政全书》、《计时通考》等农业古籍,并查阅了相关农业古籍,探讨了中国经验农学与西方实验农学的相似之处。清末民国初年的高润生为了防止引进西方农学的弊端,提出了全面整理和继承古代农业遗产的计划。他仍然采用“以义说农,以农证农”的考证方法,但在编纂方案中部分吸收了现代农业学科的分类,提出了“古代农学”的概念。不幸的是,这个计划没有付诸实施。这些只能算是农史研究的酝酿。而西方农学的传入所激发的整理传统农业遗产、研究农业史的愿望和行动,成为农业史研究的动力和源泉。

大致与此同时,梁启超倡导“历史革命”,用近代进化史的观点研究历史,社会经济进入史家视野。然而,这一时期的新史学家并没有系统地考虑经济史的问题。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和社会史论战的契机,掀起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农业史是其重要内容。这是农业历史研究的另一个来源。

二十世纪的农业史研究,一般是在上述两种来源交叉之后产生的。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农业史研究的著作越来越多。到1949,农业史研究的文章有100篇左右。虽然数量不多,但涉及面很广,包括土地制度、农业政策、农业生产、农村组织、农民地位和生活状况、农业科技,包括土壤、季节、农具、水利、农作物、林业、畜牧兽医、渔业等。与农业相关的著作很多,如万的《中国农田制度史》,郑(商务印书馆,1939)的《中国水利史》,邓云特(商务印书馆,1937)、的《中国救灾史》。

从相关著作来看,研究农业史的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研究历史,主要是经济史而涉足农业史的,或者是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农业史的。二是学习现代农业科学,追溯历史上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些情况,或者用现代农业知识解释古代农业的一些事情。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农业史研究只是附带的。第三,决心整理祖国的农业遗产(主要是整理农业书籍),为系统的农业史研究做基础工作。其杰出代表是万·。从1924年,万任南京金陵大学农经系农业图书处处长(1932年改组为农业史研究组),开始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农业史料。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它被编入456卷3700多万字的《中国农业史资料》。为了给研究中国农业史提供参考,万还翻译了格拉斯的《欧美农业史》(商务印书馆,1935)。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金陵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农科开设了“中国农业史”课程,规定为农业经济系的必修课。万等人的工作为农业史的形成做了最重要的准备。但总的来说,当时的工作是自发的、初步的、零散的,农业史研究还没有整合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农业历史这门学科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1949-1978:农业历史学科的形成

这一时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农业史研究有计划地开展,重点是整理祖国的农业遗产,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农业史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继承和发展祖国的农业遗产。1955年4月,农业部农业宣传总局邀请有关专家在北京召开了“整理农业遗产座谈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吹响了农业史研究的进行曲。同年7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南京农业大学(现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受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学院双重领导,由万、陈恒立主持工作。这个室是中国第一个农业史研究的专业机构,成为新中国农业史研究的重镇。该办公室还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史学术期刊,即《农业遗产研究集》和《农业史研究集》,在“文革”爆发前分两次出版。早在1952,西北农学院就根据辛树智的提议成立了古农学研究组。1956年改为古农学研究室,由石生汉任主任,成为中国农业史研究的又一重镇。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也配备了相应的研究力量。20世纪60年代,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也成立了农业遗产研究室,出版了《浙江农业史研究文集》。这样,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农业史研究队伍,团结了一批业余的农业史研究者。从此,中国农业史研究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新阶段。这也是中国农业史研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成立后,在万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资料收集工作。从1956到1959,他走访了全国40多个大城市的100多个公私藏书单位,从4000多种杂注考中收集了154万字的资料,与金陵大学编纂的456卷一起编成了157卷《中国农业史资料》。经过1959,从全国8000多部地方志中收集、提取农业史资料3600多万字,汇编成地方志综合资料120卷、地方志分类资料120卷、地方志产品449卷,占689卷。这些资料的内容不仅包括广义的农业生产各部门及相关的科学技术,还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仓储、水运、农产品运销、农业行政、农村组织、人民生活、人口与土地、垦殖、农田水利等广泛的方面。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大型农业史资料丛书《中国农学遗产选编》(中华书局出版)。文革前曾出版过水稻、小麦、粮食作物、棉花、麻类作物、豆类作物、油料作物、柑橘等八种画册,超过百万字。华南农学院1955暑期,梁家勉开始在学校图书馆开设“中国古代农业文献专藏”,从事农业历史文献的征集、购买、收藏、保护、整理工作;到1987年梁退休时,“特藏室”的藏书已从最初的7册增加到6万多册。此外,北京农业大学的王玉虎还主编了《中国畜牧业史资料》(科学出版社,1958)。

农业谚语和农业书籍都是中国农业遗产中的瑰宝。农业谚语的收集和整理也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中《中国农业谚语》(中华书局,1937)比较有代表性。1958年农业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农业谚语征集活动,陆平整理编辑了《中国农业谚语》一书,该书编于1965年。由于文革原因,直到1980才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农业谚语集。

农业古籍的整理和解读是这一时期农业史研究的重点,各相关研究单位都投入了重大的研究力量。梳理农业遗产,首先要搞清楚家庭背景。从65438年到0924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和晋大图书馆的毛云、万等编辑出版了《中国古代农书目录》,但过于简单。20世纪50年代,王玉虎受中国中央农村工作部委托编写《中国农业志》(中华书局,1957;农业出版社(修订版1964)收录了524种农书,作者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每一种农书做了简要评述。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计划,因校勘《孟茜笔谈》而蜚声海内外的胡道静,以考证和注释的方式,编纂了654.38+0万字的《中国古代农业图书通志》,但在文革中全部遗失。在整理农业古籍方面,这一时期最有成效的工作是西北农学院的石生汉。20世纪5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97万字的《齐姚敏书现代释义》(65,438+0-4卷,科学出版社,65,438+0,957-65,438+0,958),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科学观点和方法整理农业古籍的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齐书》的校勘过程中,撰写了《史》(科学出版社,1956)和《斯朱》(中华书局,1965)两部书。接着,石编纂了《中国古代农业图书系统图》和《中国古代重要农业图书内容沿革表》,准备对中国古代农业图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1965年完成130000字版《农业行政百科全书注释》,撰写了《中国农业遗产纲要》、《中国古代农业书籍述评》、《徐中南草编注》、《农桑集注释》等著作。本室相关成果有夏《管子·地官》校释(中华书局,1958)、陆《春秋四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61)、辛树之《新解》(农业出版社,18)由万领导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农书札记》(万,农业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农桑衣食概要》(农业出版社,1962)、《农田概论》(中华书局,1957)、《索谱》(农业出版社,1960)、《秦晋农研》(中华书局,1960)、胡道静编辑出版的《一种艺术必用》(农业出版社,1963)、《杂家杂记》出自《永这一时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失传已久的金泽图书馆《齐姚敏书》和韩鄂《施思传要》从东方的日本影印回国。

还开展了农业科技史和农业生产史的专题研究,涉及面很广。辛弃疾的《中国水果史研究》、谢的《中国养马史》和的《中国农业机械史》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成果。张中阁的猪史研究和周瑶的昆虫史研究也是开创性的。20世纪50年代末,农业遗产研究室根据农业部的指示编写了《中国农业史》。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农业科技史,其出版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

这一时期的农业史研究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实证研究。除了一般的历史研究方法外,最突出的研究方法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农业科学知识来解释古代农业书籍中记载的东西,研究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此外,还有两个特点值得一提:一是农书研究与农书所反映地区的田野调查相结合,代表性成果是陈恒立的《补充农书研究》;第二,一些农业科学家用科学实验来检验一些传统技术(如切种子、韭菜种子鉴定等。).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研究侧重于农业书籍和其他农业史料的整理,这是一个正确而有远见的决策,工作卓有成效,为农业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农业史的系统研究还是初步的。在此期间,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史学家的研究和农业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两者没有融合。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衔接叙事时间,我们把1949到1978这段时间划分为一个阶段。事实上,农业史这门学科是在建国后17年才兴盛起来的。这种发展势头被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打断,当时研究机构被撤销,研究队伍被解散,农业产业被解散。然而,许多学者仍然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他们的研究工作。这一时期发表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尤灵修的;和它的作者贾思勰,包含许多精彩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