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过年习俗(100字)

山西省

山西现在已经很少有拜神拜祖的习俗了,但是三十岁吃饭不说话的规矩还保留着。春节的第一餐是饺子。煮饺子的时候,放鞭炮。为了驱除邪恶,寻求好运,一些地区用芝麻茎煮饺子,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就像芝麻开花,日子越来越好。饺子想煮得多,肯定是绰绰有余,意为有余。吃饭时,除了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以求人口兴旺。

福建省

大年初一出门前,厦门人要祭拜天上的玉帝,称为“祭神”。早上用鲜花水果祭神,中午用祭品和一碗春米祭神。春米是用红纸插在白米饭上做成的春花。“春”和“剩”在闽语中谐音,春米因其“年年有余”是个不错的选择。漳州的第四天叫“结古”。除了进庙烧香,还要准备一个叫“荐盒”的糖果糕点盒,用于在大殿迎接神灵。

辽宁省

辽宁很多人在除夕点长寿灯,通宵亮着。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挂红灯笼,除夕点灯笼,灯要点一夜,寓意长寿长寿。

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否则今年对哥哥们不好。所谓除夕“不看新娘灯”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已经逐渐被人遗忘。

广东省

在海丰地区,年轻人和长辈拜年,长辈会给他们红包或橘子。潮州的春节饮食包括腌菜、烂饺子、发酵包子、管煎和五果汤。初四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点一盏灯,准备一坛子水,叫做“等水”。东莞的正月初一,用糖献芋头,叫“富贵有缘”。

江苏省

在江宁县过年,你家在家门口贴了一只公鸡。元旦那天,吴县的信徒比童渊庙的还多。苏州人大年初一需要三声鞭炮提前开门,称为“升三级”。早上出门要按照公历指定的方向,也就是所谓的“快乐神的一面”,去城隍庙、土地会等寺庙烧香。必须经过十个寺庙,也就是所谓的“十寺烧香”。从元旦到元宵节,炉子里燃烧着巨大的煤炭,被称为“快乐团”。

黑龙江省

春节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除夕夜,我们必须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要在饺子里包一些硬币(通常用花生或其他坚果代替)。谁吃这样的饺子,谁就预示着好运和新的一年的好运。另外,黑龙江在初五一定要吃饺子,也叫“破初五”,意思是咬饺子,意思是消灭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有驱灾避邪的意思。

四川省

成都人过年不吃饭,因为“饭”和“罪”谐音。为了避免禁忌,他们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家人团聚和长寿。刘戈等地会在正月初七过“小年”,除了拜神拜祖,还会吃团圆饭。成都人天天逛西郊杜甫草堂。长寿县大年初一,在门外点九支蜡烛,称为“九品蜡烛”,以敬天地。

陕西

富平县所有的宗族都是他们祖先的画像。第一天,他们召集子孙祭拜,祭完之后,给他们一个金灿灿的酒席,叫做“祭坐”。第二年的第二天,亲戚朋友们互相赠送面食和猪肉,这被称为“崇拜节”。高陵县大年初一,黎明时将黄纸挂在竹竿上祭天,称为“迎神”。据说炭可以挂在门上,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为钱,元旦结挂在门上,取名“宝盖钱”。临潼县把初五作为“送穷节”。剪完纸,家家户户都拿到门口扔掉。那一天每个人都必须吃饱,这就是所谓的“填五穷”。

吉林省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有些水果冷冻后会有不同的味道。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所以人们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叶子。冷冻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汁液充足。冷冻梨在食用前应先在水中解冻。除夕后吃这种梨可以解酒解腻。

山东省

宁阳县大年初一吃馄饨叫“填仓”。在黄县和蓬莱一带,大年初一早起很浪费。女主人手持红烛,照亮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意思是用光明驱除黑暗,然后在窗台上贴上各种面粉做的窗花。起床后,孩子要爬门,打三个秋千。据说它们长得很快。在一些地区,用芝麻茎煮饺子意味着新年像芝麻开花一样升起,饭后馒头要放在锅里,这意味着有“剩头”。胶东新媳妇第一年要去老公爷爷奶奶家拜年,叫“杂根”。据说到了爷爷奶奶家就可以扎根了,不会有离婚和早寡的情况。

北京

从腊月开始,就有文人在商场屋檐下写春联,企图赚点钱过年。祭祀过后,新春联渐渐贴上,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人用朱剑,有人用红纸,只有朝廷和宗室王公才以红蓝边白纸为规矩。非宗室者,不得任意使用。

腊月里,梅花会被绑在一个大腹小口的器具里,放在地下五尺左右。当生火使地面稍暖时,梅花会逐渐变白,装在纸笼子里,在城里卖。陌陌,梅花,迎春也可以。在繁华地区,搭起摊位,出售图片,妇女和儿童争相购买,以取乐。